第120章 山川形势
平陵乃是战略要地,大江穿流而过。平陵往西则是百里长道,兵力难以铺展,往东则是一马平川,直至楚都郢城。
从益州至荆州,从巴郡到武宁郡,千里大江之上,山林茂密,江道弯转,仅有几个支点,平陵便是其中之一。
这些支点是山势水流交汇地势平坦之地,适宜建城兵养民。
大周鼎盛之时,划州治郡,为防各地诸侯拥兵自重,强行割裂地形,将平陵至归乡再到夔门数百里江域都划归了荆州治下。
这样一来,荆州郢城以西,便有了数百里江域作为缓冲之地。
可是三十年前天下大乱,各地诸侯相争不断。杨忠入蜀之后,抢先下手,将本是荆州西部屏藩的数百江域夺到了手中。
杨羡若是愿意,可在弦城起十万大军,顺江而下,一月便可至郢城。这也是桓武想要灭蜀擒杀杨羡的原因。
灭了蜀国,杀了杨羡,桓武便可以在益州屯兵三十万。待得时机一到,水陆并进,吴楚灭亡只在顷刻之间。
若是此刻梁军得蜀,统一天下绝对不会超过五年的时间。可是灭不了蜀,梁军想要灭吴楚,可谓困难重重。
梁军不但要调集数十万兵力,从北至南全力倾攻,还要面对吴楚两国境内繁杂的水系和精悍的水军。
“蔡通,你问我楚都三万精锐,只有一万跟随在你身边,剩下的两万去了哪里?本相却想要反问一句,楚侯以为本相身边,难道只有这数千守军不成?”
如此情形,文卿再熟悉不过,这是承天道的手法。记忆之中,东阳教归降之后,杨羡曾将其教徒编制成了一支万人军队。
文卿急于变阵,城中上空却是再度闪耀符光,罗列成网,向着楚军而来。劈山符可以说很简单,然而相织在一起,却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。
血龙长吟,锋芒毕露。
文卿念着这个名字,双拳紧握,眸中光芒闪耀。
文卿不再犹豫,大喝一声:“扬旗!进军!”
这军中之将,经过这三十多年乱世的淘炼,便是外表粗豪,也要比一般人更加小心谨慎,甚至可以说狡诈。战事凶险,瞬息万变,若是一着不慎,便会落得个军灭人亡的下场,由不得他们不小心。
然而,随着那如蝗的羽箭射向城头,事情却超乎了文卿的预料。
文卿手中有两万精锐的楚军,夺下平陵之后,若是战事顺利,甚至可以夺回归乡乃至夔门。
“韩不负!”
黑虎山。
“快退!”
此刻乃是千载良机。
而且,平陵若是失陷,杨羡便断了归路。只要楚侯能够擒住杨羡,必定能够逼迫杨纯做出更多的让步。
事实也证明了文卿的猜想,此刻在平陵主城城墙之上的是你的兵士,衣甲不全,手无寸铁,看似民夫之流。
据城而守,依险而阻,才是正道。蜀军这么做只有一个可能,那便是他们兵力空虚,没有足够的力量据守外围的险要,才只能龟缩在主城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