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赵宫往日驻扎在徐州,防备东海莫都。如今亲来此地,看来桓武伐蜀之意,便如铁石一般。”
蔡通身前站立的一干属臣本以为蔡通会欣喜,却没有想到他如今是这副样子。话语之中,显然有愤恨之意。
“赵宫将军,不知何故,犯我主疆界?”
文卿刚刚说完,清阳守将便劝道:“文卿将军,小心有诈!”
“赵宫还不至如此。”
赵宫带了数骑,而文卿孤身一人而出。
“尔等退下吧!宁经远留下。”
“主公,杨羡在神都所为,不仅在天下人面前打了桓氏一族的脸,更是破坏了梁燕联姻,让桓武颜面扫地。这老贼此时怕是怒火攻心了吧!”
便在那骑士反转不到一刻,那在清阳县远处徘徊的梁军之中,奔出数骑。
蔡通叹了一口气,似乎有些可惜。
清阳县外的这一幕很快传到了郢都的楚侯府中。
蔡通一笑,直起了身子,说道:“这场梁蜀大战,牵动天下人的目光。我们不必做什么,就这样静静地看着。桓武气势汹汹,可其中胜负,现在还未可知。”
海王宗宗主宁经远便站在那里,等待着蔡通说话。
两者想会于这清阳城外,一照面,便是相互拱手一礼。
“末将明白了!”
文卿目光之中并没有愤怒,骑在马上的身躯越发沉稳,只是目光之中的光泽,如刀一般。
文卿失笑,想不到却是因为这个答案?他此刻真的是有些不知道是该喜还是悲?
蔡通细细地咬着这几个字,其中滋味,似乎便如那黄鱼干一样值得细品。
“启禀主公,折冲军大将杨安从弦城返回江州之后,非但没有整军北上的迹象,反而加派了四千兵马至平陵。防范之意,十分明显。”
蔡通拿起了黄鱼干,嚼了嚼。
蔡通一声细笑,说道:“这个杨安,倒是一个人物,不愧是杨纯的义子。为示楚蜀两国之友谊,值此大战之际,让我军在武宁的驻军后撤百里。”
好战之意,跃跃欲出。也不知道赵宫是希望蔡通答应呢?还是不答应?
“桓武大胜,不是我等愿意看到。杨羡大胜,也非我等愿意看到。最好的情况,便是他们两败俱伤,我等才可从中渔利。江州那边怎么样了?”
“我家将军说:云从龙,风从虎。文卿大人乃是世之虎将,自有一番气象。”
“杨子瞻!”
可是身为楚侯,平日粗茶淡饭,节俭至极。便是如今,楚国财政有着很大缓解,他也是如往常一样,丝毫不见奢靡之象。
赵字大旗在后,迎风飘展,至于城外三里,这股人马便停止了脚步。
“我主若是不从,将军又当如何?”
赵宫一笑,指了指那清阳县城,说道:“那我将尽起麾下五万大军,与文卿将军在这里战上一场。”
宁经远面色大变,他怎会知道蔡通居然有如此的想法,不禁心惊,可还是如实说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是!”
便在宁经远身影消失的那一刻,蔡通喝了一口酒,吐出了一口浊气。
“世事如棋,一招换来千古业。杨子瞻,你还真的是滴水不漏啊!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