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锥处囊中
神都,梁侯府。
“主公,荣灿受主公厚恩,如今却投降杨羡,罪不可恕。”
“主公,我等若是不严惩叛军的家眷,如何服众?”
府中嘈扰,桓武心中没有愤怒,却只觉得吵闹不堪。
蜀国的消息传来,本是梁军精锐的两支重甲投降了杨羡,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桓武纵横天下,二十年来一共积攒了五万重甲。
重甲与寻常部队不同,以两千五百人为建制,四支为一军,披坚执锐,战力高深。
大周帝国还未崩溃时,重甲还有一个名称,御林军!
御林军拱卫神都,只听天子号令。
各地诸侯不得私蓄重甲,违者族灭!
这条血淋淋的规则,乃是天子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,也是为了防止地方诸侯势力过大,而从侧面也印证了重甲的战力。
六百年前,大周帝国与草原蛮族战到最后,十万御林军奉命北上,重甲之姿,横扫草原,百万蛮族竟不能挡,那偌大的蛮族帝国因此崩灭。
桓珝的话语得到了在场一众桓氏亲贵的认同,心中纷纷点头。
“儿臣以为荣灿降蜀,并非不忠,而是时势所迫,不该重罚。”
孟清勉强稳住了心神,拱手而道:“国事艰难,二公子怀有大才,便如锥处囊中,迟早会显现出来。”
“臣不敢隐瞒,臣刚才是在想此事。”
桓武是怎么知道的?
难道说,桓武对自己的儿子,也都是一直在监视着的么?对待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,那么对待他们这些外臣呢?
“宗石何必如此?去吧!”
最让孟清惊怖的是,他记得桓磬当时说这话时,只要他们两个人在场啊!
桓玢死后,梁侯的继承人便要在他们几个中挑选。而最有可能的,便是桓磬、桓珩与桓珝这三人。
倒是年龄最长的桓磬,却是最后一个出声。
杨慈平定了承天道,可十万御林军的战没,也埋下了之后神都兵力空虚,诸侯相伐的祸根。
众人退去,桓磬临走之前,看了一眼孟清,那眼神有些复杂。
为人臣者,怎么可以与君比肩?哪怕只是未来梁侯的候选。
这两支重甲可以逃,可以死,但绝不能投降,更不能投降杨羡!
“儿臣也以为该罚!”
军法严苛,叛逃者牵连族人,一众桓氏亲贵的要求并不过分,甚至很合理。
“荣灿忠义,我军周南一败,蜀军俘虏的我军士兵大多投降了。可他带着数千残兵,遁入巴地,誓不降蜀。直到荣灿老母被杨羡所俘,他不得已才投降。说来是我有负荣灿,而非荣灿负我。”
桓武一笑,挥了挥手,似乎有些开心,不过却不是因为孟清的答案。
桓武一笑,招了招手,让孟清走至近前,便如一个在做恶作剧的小老头,轻声说道:“那两支重甲兵士皆非蜀人,此刻降蜀,我若是杀了他们的家眷,不是更加坚定了他们叛离之心,让他们死心塌地跟随杨羡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