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4章 一步之遥
羊检第一封劝进的奏本呈上之后,接着,整个神都都躁动了起来。
本是隐藏在深海之中的暗涌,一下子呈现在了海面之上,掀起了巨大的风暴。
一时间,这神都之中的文武百官,各地的郡县长官,乃至于梁军中的诸多大将、几位上将军,梁国内外,有份上奏本的官员都送来了奏本,要桓武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。
只是,身处在漩涡中心的桓武,却始终没有开口答应。
星夜低垂,含章殿的大门缓缓打开,走进的是一个身形佝偻的老人。
这座大周帝国曾经的中枢之地,经过一场破坏,如今已经修补完整。
桓武走了进来,他的身边搀扶着的则是赵业,这个与他合作数十年的老友。
众星拱月,桓武一步步走进这座殿堂,看着大殿之中那高拱的帝座。自太祖开国,神都作为大周的东都,这帝座便屹立在那里,经历八百年的风雨,见证了帝国的兴衰。
四十多年前,桓武不过是一军校尉,连进入含章殿的资格都没有。
而如今,他也没有了顾忌。
桓武的声音变得激亢,他抬起头来,直视夏云杺。
赵业有些讶异,可终究还是低下了头颅。
“试问,便是杨忠没有早逝,真的率兵进入神都,那么他做的真的能够比臣更好?陛下又怎么知道,如今坐在这张帝位之上的人不姓杨?陛下别忘了,当年渭水大战,杨忠选择救的不是陛下,而是蜀王夏云桦。”
看着这位近在咫尺的帝座,桓武心中的情绪有些复杂。他不是第一次站在这个位置,可却从来没有离这张位置这么近过。
“昭昭青史,早已经盖棺定论。梁侯以为呢?”
“臣拜见陛下!”
夏云杺并没有为难桓武,也没有想羞辱他,轻轻地说了这一句,亦如二十年来一样。
只有一步之遥!
可以说,如今的桓武想要跨过这一步,登上这张帝位,可以说是轻而易举。
当年夏云杺下令杨忠进入神都辅政,乃是夏氏与桓氏决裂的标志。
“文昌侯乃是大周忠臣,自然不会窥伺大位。”
“是啊!他是忠臣。”
夏云杺居高临下地看着桓武,年逾四十的她还保留着少女一般的面容。只是看向桓武的目光,却是相当平静,丝毫不像面对一位将要夺取她帝位的逆贼。
短短的三个字,从夏云杺的口中说出,却比一万把刀扎入心中更让桓武痛苦。
赵业的答案很是标准,但却不是桓武所想要的。
赵业抬起头来,拱手而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