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虞说了半截话,便没有再说下去,说了跟没说一样,根本就没有说出他的意见。
虽然得了雍州大都督一职,可常虞心中却没有什么高兴的。桓武给了他巨大的权力,可同时也让他远离了权力中心。
方雨亭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盒子,从中拿出了一枚丹药,递给了桓武。
常虞说着,可是话语中却没有一点感谢的意思,反而有几分咬牙切齿。
“侯爷有大功于社稷,诸臣所奏,亦为人心。”
常虞是周室元老,历经三帝。苏哲死后,常虞俨然已经是夏氏老臣之中的顶梁柱。尽管桓武对常氏一族大加拉拢,然而常虞的态度却始终暧昧不清。
“我知道!可此时也顾不得这么多了。”
“桓武名微德薄,不敢觊觎大位。且人心多变,不可依仗。”
方雨亭便站在桓武一旁,这位星之一脉的大宗师就如家仆一般,给桓武递了一杯茶。
“前些日子,杨羡小儿犯上作乱。后虽退却,关中狼藉一片。我将宗石留在了散水关前线,抵御蜀军,想来也是委屈了他。”
看着常虞远去的身影,方雨亭说道:“常虞此人,高深莫测。留着他,终将是个祸患。”
“耕愚不必客气,坐吧!”
“近来朝廷上下、各州郡长、军中诸将都发来奏本,想要劝我称帝,不知耕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?”
常虞说了这么一句,本不想要在孟清的事上与桓武多费口舌,可桓武却抓着不放。
“侯爷究竟想要说什么?”
“能为朝廷效力,是宗石的荣幸。”
“天下动荡,异族为乱。吴、楚二贼尾附杨羡小儿,有乱社稷。耕愚为大周之臣,亦是国家柱石。武有意上奏天子,让耕愚出任雍州大都督一职,不知道耕愚可愿意屈就?”
常虞心中有些惊诧,没有想到桓武会突然提到他。要说孟清在整个常氏一族的后辈中,一向低调,绝对不算显眼。
桓武问得很客气,然而这事情本身又怎么可能值得客气?
“多谢侯爷!”
“如此,便多谢梁侯了。”
桓武见到常虞的时候,这个老家伙正喝着茶,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。常虞见到桓武的时候,很是客套地站了起来,拱手一礼。
“臣明白!”
“常虞此人,事事料得先机。我不想要这么早公布世子之位,便是不想要神都太早陷入漩涡,能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安排梁国上下之事。可他似乎早就看破了我的用心,却是早早地站在了桓磬一边,做得神不知鬼不觉。”
桓武一笑,说道:“不过这样也好。乱世还没有结束,还远没有到鸟尽弓藏的时候。杨子瞻当世人杰,天下难有匹敌。留着这个老家伙,用来对付杨羡,那是再好不过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