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何事?”
桓磬显然有些诧异,不过这两人并没有露出多余的表情。在这种场合,他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对于桓磬有着过多的表示。
“父亲,我有一事不明!怕现在不问,此生便没有机会知道了。”
“你有这份觉悟不错。你比不上玢儿,但你的一众兄弟之中,最能承当大任的也只有你了。”
“磬公子,主公正在里面等着你,快进去吧!”
可桓武还是回答了,沙哑的声音摩挲着桓磬的心头。
桓武挥了挥手,便像是交接完了工作一般,松了一口气,十分疲累,重新躺回了病榻之上。
桓武枯瘦的手从被褥之中伸出,抓住了桓磬的手。他转过身子,目光如鹰一般的锐利,看向了桓磬。
他们似乎刚刚和桓武说完什么事情,见桓磬来,纷纷行了一礼,便向外间走去。
“那就去吧!”
“你不必多言,但要记住,这三个人都是当世雄杰,你既得用,也得防。还有那些世家大族,不要将他们喂得太饱,否则他们终究会觊觎不该觊觎的东西。也不要将他们饿狠了,不然他们终究会反噬到你的身上。”
“我大梁真正的大患在蜀,你要牢牢记住。我快要死了,可杨羡还活着。凭你,不是他的对手。”
桓武的目光在桓磬的脸上巡视着,对方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。
屋中温暖,甚至可以说是炙热。桓磬从雪地寒风中走来,乍入屋中,反而觉得有些不适应。
桓武看着桓磬,很是欣慰。他伸出了一根手指。
“父亲!”
桓磬艰难起身,走到一半,却又转身跪倒了桓武榻前。
“从今日起你便是梁侯的世子,高兴么?”
“人总是讨厌和自己一样的家伙。”说到这里,桓武叹了一口气,露出了一丝的亏欠之情,“玢儿仁厚,他有着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拥有的一切的品质,是我理想之中的继承人。而珩儿神勇,珝儿豪纵。可如今这天下,如今的大梁,危机重重,作为君王,他们的优点却是最大的缺点。也只有你,能够承担大任。磬儿,护好这大梁的江山,护好我桓氏的天下。”
何车便守护在门前,看着桓磬走来,缓缓拉开了门。
桓磬思略着,终究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惑。
“为何从小到大,父亲总是不喜欢我,甚至对我很冷漠,远不如三弟、四弟他们?”
“儿臣只感到万钧重担在肩,不敢有丝毫喜乐。”
这个时候,桓磬感觉整个心脏像是要爆裂一般。可他终究还是在几息之间调整好了情绪,向前一步。
“父亲,我.”
“请父亲指教。”
桓武松开了握着桓磬的手,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,说道:“我知道这三个人暗中已经都与你效忠。”
做好为人臣子的本分!
这就够了!
“儿臣知道了!”
轻轻的几个字,却有万钧之力。桓磬跪倒在桓武的身前,重重地磕了一个头。
永和九年冬,梁侯桓武薨,立二子桓磬为世子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