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晚上子时,刘信昂带着队伍赶了回来,告诉刘信启找到了大基山的贼匪老巢,不过里面已经跑的一个人不剩。刘信昂只是找到了很少的一些粮食和铁器工具带了回来
刘信昂还汇报说,这贼匪老巢并不大,里面最多能住三四十人,说明上午遇到那些贼匪并不全是大基山的贼匪。
这近一个月的迁徙之路,罗高很老实,并没有依着自己是县尉之子就好吃懒做,总是能帮着刘家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经过一个月的风餐露宿,能看到罗高明显结实了很多。
这天大家不自觉得加紧了步伐,走的慢的小孩、老人都被安排坐上了腾出来的马车。
到晚上,队伍行进了近五十里路,达到了黄县,晚上宿营在县城南边的郊野。
十月二十二日,队伍从金城镇出发,刘信启带了二十人进镇子做了些采买,对这几天的消耗进了一些补充,然后出城追上迁徙队伍。到晚上行进了四十多里,到达了黄山馆镇,晚上宿营在镇外。
坏的同样是这支势力的潜力太强大,肯定会搅乱登州府原有的利益格局。
不过罗高没得选,正因为知道刘家堡的潜力巨大,他才不能违背他之前的承诺。
罗高看到了刘家堡人的团结,看到了刘信启的成长。从刚开始对于迁徙事物安排的手忙脚乱,成长到最后手到擒来;从刚开始的高傲、依仗武力,到现在的成熟稳重,与人为善。
原计划明天上午休整半天,进黄县采买也被刘信启取消,剩余的粮食还充足,足够支撑迁徙队伍赶到登州,所以第二天早早起来,大家收拾完后又继续赶路。
“不出意外,明天就能达到登州,我来你这里,是向你再次保证,我之前答应你的事,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完成,我一定会说服我父亲,配合你们刘家堡在登州府安置下来。”罗高对着刘信启保证到。
后面几天的路程都很顺利,
十月二十日晚,迁徙队伍行进四十多里,一直朝北走,到达了“王贾村”,晚上宿营在王贾村外。照例向村子送了一石粮食,村长带了一些鸡、鸭、咸鱼出来,和刘信启聊了几句,又回到村子里,晚上能看到村墙上一直有人值守。
刘家堡的到来对于登州府来说有好有坏。
这些能跨海逃难而来的汉人最起码都是有一份“爱国”心,不然在北边做顺民,怎么都能生存下来。
这一个月以来,罗高一直在观察刘家堡,观察刘信启。
到晚上宿营,行进了四十多里,到达了金城镇,晚上宿营在镇外。
好的是这支势力的潜力很强大,可以明显增加登州应对灾难的能力。
“你们刘家堡对我有救命之恩,我一定会全力以赴、尽力而为。”罗高用了两个语意相近的词强调其意志,继续说道:“而且我也愿意交你这个朋友,我看好你、看好刘家堡以后的发展。”
“谢谢你的看好。”刘信启站起来,走到罗高面前。“我也愿意交你这个朋友,以后你就叫我信启吧。”
到达新地图了,收藏仍然没有一点起色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