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吧。”罗高无奈应道。
几人先是又客套的聊了一会,终于谈到正事。
刘信启带着周心远,陪同罗高一起回他在蓬莱县城的家,走到城边,看到蓬莱县南城墙只有五六里长,假设县城是正方形的,这蓬莱城面积应该十平方公里左右。
“哐、哐、哐……”
这也是刘信启没有贸贸然带迁徙队伍进城的原因。相对于蓬莱县的常住人口,刘家堡的人太多了。
“最多只能停留到明天,明天你们就得走,不然我只能向蓬莱县报官了。”村长思虑了一会,勉强同意,招过村民,接下粮食,转身带着看热闹的村民进了村庄,明显不想跟刘信启他们多接触。
“来,里面做,周先生也进来坐。”客套完,罗成将刘信启两人让进堂屋的待客厅,几人相继落座,罗母看了会儿子,又去了后院,估计是准备吃食去了。
说道这里,终于想起了跟着的刘信启二人,连忙放开母亲的胳膊,又来到刘信启面前,对父母介绍到:“父亲、母亲,这是我的救命恩人刘信启,这是信启的师傅周心远周先生。”
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!”妇人不住的上下打量着罗高,仿佛能在罗高身上看到他这一路的风尘:“瘦了、也黑了。”
明显势力大大强过姜家村,要不是队伍中多是妇孺老弱,村长都想立马报官了。
刚走到院子中间,就看到正面的屋子里走出来一个中年人,后面跟着一个五十多岁管家模样的老者。
“一点心意,还请收下。”
“父亲……”罗高还没有说完,就被罗成打断。
“哦?不知你的族人有多少人?”罗成向刘信启问道。
“你先带两位恩人去客房稍作休息。”
听到这人数,罗成一时没有应声。客厅里安静了下来,刘信启心里忐忑,知道安顿这些人会很麻烦,而且耗费巨大。
“虽然瘦了、黑了,不过我也壮了好多,再也没有人能说我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了。”罗高拍了拍胸口说道。
“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,罗叔父。”刘信启顺从的应到,毕竟马上就要有求于人,嘴上乖巧一些又不吃亏。
古代的人大多居住在乡野,因为古代大多数人是以种地为生,住在城里不方便,也住不起。城里住的多是官员、富商、大地主,还有为这些人服务的市民。
罗高转身对着刘信启尴尬的笑了下,带着两人直接进了打开的大门。
这已经很大了,可能因为蓬莱县有蓬莱港,海贸比较发达,所以蓬莱县城比刘信启一路走来见过的县城都要大一些。
然后只见这小斯也不迎人进门,直接转身朝着里面跑去,边跑边喊“少爷回来了!少爷回来了!!!”
“既然是罗高的救命恩人,就不要客气了,如果不介意,叫我一声叔父。”罗高的父亲罗成说道。
几人来到客房。
“我去和父亲再说说,你们在这里先休息,我让下来送些茶水果饯来。”没聊几句,罗高就坐不住了,起身说道。
“你去吧。”刘信启回道。‘不用为难’之类的客套话实难说出口,这关系到刘家堡近千人的命运,无论多‘为难’,刘信启都得厚脸皮受着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