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七千亩地
“刨去海湾的部分,你说的这片地超过四千亩了,接近五千亩。”姜主薄拿出一个小小的算盘,噼里啪啦一阵后,对着刘信启说道。
“这么大一片地方,你是要建城吗?”吴知县听到地方有这么大,对着刘信启问道。
“知县大人说笑了,小子哪有那本事。”刘信启回道:“主要是想给族人找些生计,打算买的这片地方大部分都是盐碱地,剩下的也是滩涂,所以没有人在上面种庄稼。也因为这样,我才能买的起。”
“我是打算在这些盐碱地上栽种一些‘罗布麻’,然后每年采收两次,制作麻布卖了买粮吃。”
在盐碱地上栽种罗布麻,是刘信启的托词,也是刘信启的打算,他是真打算利用老弱劳力在这片地上种罗布麻。到时候单独纺织,或者和、毛、丝等混纺都可以,做出的布,一方面解决刘家堡自需,如果多了也可以卖了换钱。
之前刘礼升说“麻”的区别时,刘信启就留心了,罗布麻可以织细布,也算是一种经济作物了,而且海边的盐碱地到处是野生的罗布麻,既然野生都可以活,那人工培育,肯定收成会更好。
其实这这也算是刘信启歪打正着,后世已经有研究发现,罗布麻单纤维强度比大五六倍,而延伸率只有3%,较其他麻纤维柔软,它所含纤维素也比其他麻类高,因此是一种优良的纺织纤维材料。
用罗布麻纤维精加工纺织而成的服装具有透气性好、吸湿性强、柔软、抑菌、冬暖夏凉等特点。
“买这些地,主要还是刘家堡钱少,不然我多买一些,种的越多,到时候卖的钱越多,说不定还真能靠织麻布养活我们刘家堡这些人。”刘信启最后又补充了一句,顺便哭了下穷。
“有想法。”吴兴功知县赞叹道。
“这些是买地的钱,没有那么多铜钱,只能用银子支付,麻烦姜主薄了。”
“行,我答应你,建好后你在姜主薄这里做好备案就行。不过我还是提醒你,海贸要纳税,不然可别怪我到时候不讲情面。”
“明天我们赶早去,我亲自带队,去给你画地界。”
“麻烦姜大人了。”刘信启感谢道。
刘信启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意思,三个测量的吏员只能再次出发。
这几个突出占地一千五百亩,算上岸上的盐碱地,总共有七千三百七十五亩。
出了县衙后堂之后,刘信启手里拿出五两纹银塞在了姜主薄手里,姜主薄在手里微微掂了掂,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。
几人约好了,明日辰时在蓬莱港会和,坐船去白石弯。
吴兴功听了这个要求,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刘信启。
又费了一个多时辰,才将几个突出位置测完,并且绘制出了简易的地图。
“吴大人真是高风亮节,这个价格真的是给了我们刘家堡这些苦难之人活路。既然一亩五十文,那我就多买一些,买东西各四里,海岸向内陆延伸两里的地。”刘信启回道
在白石弯东西四里范围内还有两个小海弯,情况都差不多。
“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,还望吴大人能答应。”刘信启接着继续说道。
“能否允许我们刘家堡在这块地范围内建个小庄子和小码头,给我现在还居无定所的族人住。有了码头,到时候就可以买些渔船出海打鱼。”
“你买的是种不了庄稼的盐碱地,我做主算你一亩五十文,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