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已经跟那边联系过了,计划已经调整了,不过新窑炉建设需要时间,所以这些建好的房子暂时没有封顶,不过也快了,再有一两天,第一批瓦片就制作出来了。”刘礼升补充道。
说完这件事,刘礼升带着刘信启在工地上转了一圈。
“瓦不够用,如果用草顶,会很不耐用,一两年就得换。”刘礼升回道。
“嗯,我去砖窑那边看看,让他们调整计划,再增加窑炉,多烧些瓦。”刘信启回道。
用过这两张后,刘信启手里就只剩三张二星的“汉军士(弓)”和三星的“侯成(群)”了,目前没有紧迫需要的地方,可以留着做备用。
现在工地上所有的地面都是土地面,今天天气晴朗,地面干燥,尘土飞扬。不过过一段时间,春去夏来,雨水肯定会增加,到时候这片工地的进度肯定会被大幅度的影响。
在白石弯呆了两天,看到这里被刘礼升打理的井井有条,自己留在这里也没用,刘信启又乘船回到了蓬莱县城,打算去刘智木那里,继续研究火枪。
三月七日上午,上岸的刘信启打算先回家换身衣服,刚走到刘家大院门口,看到母亲陆从雪后面跟着几个族人,急匆匆从院子里往外走。
抬头环顾四周。
“你回来的正好,一起去吧,路上给你细说。”母亲陆从雪直接说道,说完拉着刘信启朝着市集方向走去。
换了身干净衣服,闻了闻,身上终于闻不到刺鼻的火药味了,刘信启出了这连续呆了七天的院子。
刚才看的十几座房子,建在之前刘信启来白石弯时平整好的地面上,其他地方还在做平整工作。
虽然订婚了,不过还没有结婚,晚上肯定是不能留宿的,哪怕刘信启是后世来的,也不能打破现世的世俗。
然后将之前准备的关于水泥、玻璃的知识材料递给两人,让他们在完成白石弯建设需要之余,可以开始尝试着制作。
看完工地,刘信启来到砖厂,这里的负责人是刘智木的两个得力徒弟之一,刘信启将两人都叫了过来,询问过各自意见后,为两人都附了武将卡。
路上陆从雪对刘信启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远远的可以看到,地面上纵横交错的白线。刘礼升已经将整个城市的轮廓和区域划分用白石灰在地上画了出来,开始建房子的这块地方属于二坊市,位于北门进门后的东边。。
刘信启来到主干道上,掀开一块道路旁下水道上的石板,看了看里面,深度和宽度都符合之前的规划要求,水沟侧壁也用砖砌了。
但是架不住糙米价格便宜,同样能填饱肚子,所以尝试买过的人大多都会回来再买,然后买的人就越来越多。
刘家堡的糙米一斤五文钱,市面上其他粗粮最便宜的也要一斤六文,稍微精细些的都往七文、八文走了。
买刘家堡粮食的人越来越多,买其他粮商粮食的人自然就变少,这就等于动了本地粮商的蛋糕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