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叫过旁边的下人交了一百两的保证金,上了莱州号。
有这个高丽商人带头,之前在港口上观望的商人立即拥了上来,争抢着交保证金上船。
现在兴汉盟的官吏平时闲谈,都会刻意避开这个话题。
这高丽商人咬咬牙,握紧拳头,说:“好!我参加。”
第二天天色刚亮,船队又启程来到开京西港口,继续停在河道中间,只安排了一艘州级沙船靠岸接人。
“工商业界,能干成事的就没有省油的灯,我们今后不仅要防范他们钻空子,还要防范他们腐蚀兴汉盟的官吏队伍,损公肥私,公饱私囊。”
“我有些担心你们昨天大闹开京的事,会不会影响我们后续的售卖。”商人担心道。
两人都默契的没有谈论兴汉盟,毕竟现在兴汉盟里的官吏都清楚,虽然盟主刘信启没有投降金国,没有屈从伪齐,但是也没有忠于赵国。
“你们就是昨天在市集展示琉璃镜的赵国商人?”
这个问题刘信启已经有所察觉,但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。
“昨天大闹开京的事对你们来说应该算是好事。本来竞争的人肯定多,价格必然高;现在出了昨天的事,竞争的人少了,你们采买所需费必然也降低了,利润也就更高了。”
这次仍然是崔武负责岸上的事物,刘信启留在齐州号上。
“但是也不乏忠诚勇猛的卫国之士,就像那些随着南赵朝廷流亡的人,起码在德行上还是值得肯定的。”
虽然已经与王昊家人谈妥,也已经达成了协议,不过刘信启为了保险起见,晚上仍然安排船队退出了礼成江,在江华湾外海停船过夜。
这个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上,一直是一家一姓一国,所以刘信启现在不忠于宋家的赵国,方才显得很突兀。
焦睿看着络绎不绝参加采买的高丽商人,心里突然就想起了刘信启昨晚对自己说的话:
“但凡是商人就没有胆小的,胆小的必然不能成事。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,必然会为了高利润冒高风险。一旦预估利润超过五成,他就会铤而走险;利润超过一倍,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;若是再高,利润超过三倍,他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。”
但是在心底里,刘信启自己是清楚的。
为了安全,靠岸的莱州号只是个中转,船上并无多少货品,只有展示的那一些。
旁边一个高丽商人上来问道,这人从船只靠岸就已经在港口岸上等着了,刚开始没有上来,直到崔武将货品展示出来,一人高的镜子立起来,方才上前问道。
好在一夜相安无事。
只有当有一天,这个国家姓汉,姓中华民族,方才能打破了这个枷锁。
……
“先带他们去货仓查看所有的货品,让他们心中有数。”刘信启对一名翻译安排道,指了指上船的高丽商人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