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从莱州坐船来的,对这里不了解,没有直接坐船到达白石弯,不得已还得坐车倒一次。此次前往白石弯,我打算凭借我祖传的陶匠手艺,看看能不能进入水泥或者玻璃厂,听说这两个厂子的薪酬最高。”
“其实白石弯还产铁器和农具,甚至武器都有,还有全身甲。我听我一个亲戚说,那些武器甲胄都是百炼钢做的,价钱还不贵,不过还不对外售卖。”又有人加入了这个话题。
盐场周围有守卫看守,两人被挡在了门口,经过通报后,守卫仅允许姜彬进入。
……
虽然答非所问,但是话语中都含有许翰不知道的信息,所以许翰并没有打断,静静听着这个乘客诉说。
“我们兴汉盟公开承认赵国,自认是赵国人,导致现在群敌环绕,周围的州县根本不可能卖给我们盐、铁,但是想要生存又确实需要这些,那我们需要的盐铁朝廷能给我们送过来吗?”姜彬问道。
许翰说到底还算是一个能臣,属于一个正直的人,所以没有说出这种无耻的话。不过还是提了一个要求:
“我能去盐场看看吗?”
说最后一句时声音很小,给人感觉好像在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。
当然不能,现在兴汉盟都还没有被赵国朝廷承认,岂会供应盐铁这等重要物资。
许翰被姜彬一下子怼的无话可说。
“看来你们是外地人了,白石弯生产的货物连自己的船队都供应不上,还没有对外销售,你们估计会白跑一趟。”这人看来经常前往白石弯,对白石弯比较了解。
坐着马车比走路速度快了近一倍,四十里的路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。
赵国盐税一直占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,现在国势飘摇,朝廷财政更是全靠盐税支撑,所以盐税对于赵国的重要性犹如水对于鱼。
“你消息落后了,不对外卖是不对蓬莱县以外卖,现在蓬莱县管内乡镇上的粮店、杂货店,售卖的盐已经都是白石弯产的了,不仅质量好,而且没有杂质。”虽然声音小,但还是被其他乘客听到,有人忍不住反驳道。
“机密?”许翰好奇。
“盐、铁属于官办,你们怎么能私自制盐炼铁?有违国法。”许翰说道。
“这个我倒是知道一些,因为生产的货物会对白石弯本地人销售一部分,我有个亲戚就在那里,我这次去就是投奔他,听说那边的工厂薪酬很高,而且有手艺的人收入会更高。”
“我刚才等候的时候看见那边沿海有一片工地,能过去看看吗?”许翰指着盐田的西边,盐田和港口之间的一处工地问道。
“那是原来规划是建造船坞,看这个应该没问题。现在船坞应该还在建设,还没有开始造船。”姜彬回道。
两人来到建设船坞的工地,果然无人阻挡,现场有很多劳工,正在海边挖坑,非常巨大的坑,长有三十丈,宽也有十几丈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