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快!快!快!茶馆老板请了人读报,我们快进去占个座。”
“带十份都没问题。”刘信启笑呵呵的回道。
“谢谢大爷。”
“给,一份一斤粮票。”
“兴汉盟基本法?”
“今后在每月逢七之前将《百姓旬报》定版,然后使用金雕将定版的报纸传递给其他七县,让他们有一天的时间排版印刷,这样就能做到八县同时逢九发布新一期的《百姓旬报》了。”
……
“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,将宣传部的印刷厂分设在八县之中,然后使用仅金雕传递定版内容,在各县印刷,就能最大化的确保即时性了。”刘信启说道。
“到时候你见一见那些猛禽就知道了,传递一些小物件还是很轻松的,不像之前的信鸽,只能传递一卷小纸条。”
【超过一两重了。】
再看报纸上的内容,字体竖版排列,工整清晰,看来在雕版上下功夫了。只是内容你竟然有符号断句,显得很没有‘内涵’,一看就不是针对读书人发行的报纸。
“大爷,给我一份。”
“金雕可以携带一两重的报纸飞到即墨?”罗高有些不敢相信,他是宣传部的,还没有使用过金雕,不知道金雕的能力。
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阵喧哗声,之前还有些空档的茶馆不一会儿就坐满了人,还有人竟然愿意站着都要进来“喝杯茶”。
看了几行之后,年青人不自觉得看的入迷起来。
十一月二十九日,蓬莱县城的大街上,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走街串巷的兜卖百姓旬报,一份报纸售价一斤粮票,卖报老人可以得二两。
“卖报啦!卖报啦!”
看这年青人,只有二十来岁,看起来风尘仆仆的,大冷天的,茶馆里只有三四个人。
刘信启在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。
街边一个茶馆里,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对街上卖报的老人说道。
年青人从旁边里的褡裢里数出五个铜币递给老人,接过老人递过来的报纸。
…
“那就好,那就好…”罗高惊讶道:“真是神奇啊。”
“好!”
下面的百姓大声应道。
年青人看到这难得一见的一幕,终于算是认识到兴汉盟有多得民心了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