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 天然良港
十一月二日,酉时过半。
孙立正打算整军攻打大崮子之时,大崮子面向小崮子的南边寨墙上用长木杆挑起了一面白旗子。
留下一连人手看守小崮子,孙立带着其他人跨过山涧,来到大崮子接收了这里投降的贼匪。
整个接收过程都非常的顺利,反而对于这些贼匪的处置成了眼下最难的问题了。
……
十一月二十八日,登州号船首甲板。
“前面就是崂山了。”赵良给崔武介绍道。
“这里的沿岸的海面到了冬天会结冰吗?”崔武问道,
“一般不会,太过寒冷的时候,会结一些薄冰,对行船基本没有影响。”赵良回道。
随着船队越来越接近崂山海域,大陆上的山势也渐渐映入眼帘。
“久闻崂山大名,虽同位于京东东路,但是一直没有过来游览过,现在站在船上看过去,真的不愧它‘沿海第一高峰’之名啊!”崔武赞叹道。
“上尉,前面就要到‘阴岛’了,我们是继续前进,顺墨水河前往即墨城还是停靠在阴岛上?”登州号船长过来问道。
“确实俊秀,但是这风景倒不是崂山最有名的,崂山的名声主要还是依靠它在道教的地位。”赵良道。
船队绕过崂山山脉探入黄海的崂山头,继续朝着胶州湾前进。
胶州湾就是后世的青岛市,这里是一处非常优越的天然港口,进入胶州湾的入口最窄处只有七里的间距,但是进入海湾里面,却非常的宽阔,整个海湾形似一只喇叭,面积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直径三十里的圆,海湾内水域面积有近八十万亩。
站在甲板上的两人已经可以看到岸边零零散散的港口了。
蓬莱港虽然也算良港,但防守起来没有优势。
“停靠在阴岛边,墨水河属于季节河,现在上游肯定都枯水了,我们船队都是大船,不能进去。”赵良安排道。
刘信启知道这个港口的优越,所以让赵良和崔武先将这个港口占领下来,然后再攻打即墨县。
“据谛听的情报,这崂山之中除了道教和佛教的出家人,还有一些贼匪藏匿于山中,等占领了即墨之后,你就要着手清剿这些贼匪了。”
“是的,不过我会留在胶州湾,一方面做你的后援,一方面清剿胶州湾里面的海盗水匪。”赵良道:“你成功入城后记得给我来信,我收到信后好及时南下。”
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,就有方士、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,唐、赵两代崂山道教越发兴盛。除了道教,山中的佛教于道教也不相上下,西晋时期,佛教传入崂山地区,在隋唐同样发展非常兴盛。
“是啊,出可入黄海,进可守得固若金汤,天赐之地。”崔武赞道。
船队在两人聊天的功夫,顺着海湾东海岸一直朝北深入到了胶州湾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