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野战团驻扎规划,第一野战团驻扎在海仓镇外,配合第二船队防守北路和海路。
第二野战团团长刘信均中校。
【开国元勋就是好,升值机会太多了,发展一个台阶就跟着升职一次。】
“信昂,这是你的委任状。”刘信启将手中的上校委任状递给陆军部院长刘信昂。
“我感觉我都没有做什么,受之有愧啊。”刘信昂没有上手接。
“崔武在即墨,孙立在莱阳,我打算顺着登莱八县走一圈,一边送委任状,一边前往各县看一看。接下来整编后的部队磨合训练你要多抓一抓,然后做好明年初的新兵招募准备工作。”
被高慧拍了头的少年立即扔下手里写了一半的调令,跑过去领模板了。
第四野战团会留在蓬莱,作为机动后备兵力。
“确实应该扩建,而且不必拘泥于蓬莱,可以在其他地方再建一个新兵营,比如胶水县。”
“好。”
……
第三野战团驻守在胶州湾北部,防守南路。
这四人中,崔武和孙立属于积功升值,刘信均属于矮个里面挑高个儿,最后一个刘信远则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,要不是团长是最高职位,刘信远还能升得的更高。
“那我就先收下了,今后一定加倍努力,不辜负盟主的信任。”刘信昂见盟主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只能收下。
…
第一野战团团长崔武中校。
有了模板之后调令书写的速度大大加快,效率提升了十几倍。
“你作为陆军部部长并不是说你就只能待在军机院大院里,完全可以下去跟着军队一起作战。之前是我做了应该你去做的工作,今后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,亲临前线的机会会越来越少,到时候就该你发挥才能了,我相信你。”刘信启再次往前递了递委任状。
“那新兵营就需要扩建了。”
第三野战团团长孙立中校。
所有调令在十二月十八日前全部写完,写好的调令由兵部吏员携带、骑兵部队护送,陆续送往其他七县发放,蓬莱的则由兵部部长刘礼振亲自发放。
“不知道义军那里可以撑多久,为了能稳妥的对抗金军大部队,这次计划招募两万新兵。”刘信启回道。
刘信远昨天收到小道消息,公器私用,使用金雕给刘信启传信,说他很喜欢谛听的工作,并不想要正统的指挥部队作战,还说他不愿意待在蓬莱,想要去前线。
刘信启看了之后只给他回了四个字:“服从安排。”
打算后面达到莱阳之后,若是刘信远还留在莱阳,倒时免不得要和他好好说道说道,让他明白什么叫做服从组织安排,什么叫做以大局为重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