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姚公子,我家公子有请。”
姚煜接过贾商仁递过来的一张纸,上面抄录了即墨县前二十人的名次和分配结果。
直到下班,才审议了十几条刑法条例,看来这项工作还需要很久才能完成。
“恭喜贾兄了。”
跟着这个下人走了几步,来到城门旁边的一个茶馆,看到胖子正站在茶馆门前等自己。
“姚兄,我姓贾名商仁,我们又见面了。”贾商仁自我介绍道。
由于这次考试,两人有了同窗之谊,阶层变得相同。贾商仁有心结交,姚煜也有意重新认识,气氛一下子融洽许多。
“我家公子是您考试时的邻桌。”
敕:惩罚犯罪的法律。
姚煜起了个大早,早早的来到西城门内的小广场处。
看榜的人太多了,姚煜只能先出去,等人少了再来看。
“那好吧,请!”姚煜听到这个好消息,刚才还有些拒之千里的表情立马柔和了许多,面上带上了笑容。
式:公私文书的格式。
再建立一个宣传部,那岂不是真的形成冗官了。
“我们进去坐着谈?”
“这监察部是做什么的?”
姚煜低头看手中的纸张,第九个人的名字确实是贾商仁,全盟排第一百七十二,岗位是兴汉盟蓬莱县税司。
“了解了,后面我会立即安排。”卢仁回道。
继续在办公室里听了两个时辰卢仁组织的立法讨论,刘信启发现《刑法》的条款真的是非常的多,非常的繁杂。
“有下人在抄榜,很快就会有详细结果。不过你已经不用担心,你这次排在即墨县第三名,已经被录取了。”
“请喝茶。”贾商仁给姚煜倒了一杯茶。
姚煜感觉身后的人群一阵骚动,接着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说道,姚煜扭头看,并不认识说话之人。
贾商仁一听姚煜的问题,就明白这人真的是“一心只读圣贤书、两耳不闻窗外事”。
“那到没有必要,公安部经常接触百姓,与百姓打交道的机会多,可以将这项工作交由公安部负责。而且政务院的宣传部也不会狭隘的只宣传他们政务院的政策法规,我会指示他们,凡是有立于兴汉盟反战的,凡是兴汉盟需要让百姓了解的,凡是百姓们想要了解的,都应该是他们宣传的范围。”刘信启回道。
令:行政法令。
“同喜同喜。”两人互相拱手:“今后都在蓬莱任职,我们都是即墨县人,还请姚兄多多关照了。”
二月五日,即墨县。
“我看看。”
姚煜看到城门口的告示牌前聚集了一大堆人,密密麻麻、人头攒动。
姚煜心想。
这几天姚煜每天都会到城门这里来转一转。
“哎,我这成绩算什么好。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,看看我们即墨这些考生的排名,就知道其他几县整体上比我们厉害多了。”姚煜感叹道。
“确实,我听说,前十都在蓬莱。”
“天子脚下么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