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6章 耕地集中
“这人做什么生意的?竟然能偷税这么多?”刘信启好奇。
要知道兴汉盟的商税并不高,最高也不会超过三成。
“做粮食生意的。”罗成介绍道。
这个偷税的商人是个大粮商,他的粮食与兴汉盟不同,不是从海外运回来,主要粮食来源是自产。
刘家堡刚到蓬莱的时候,还从这个粮商手中买过粮食。
粮商家里有上万亩的地,他收租不收钱或银,只收粮食,加上大半地是雇佣长工耕种,只需要给长工工饷就可以,避过了兴汉盟的土地法,手中积攒了许多的粮食。
兴汉盟从外地连续的引流民进入蓬莱,粮价又因为战乱翻了好几倍,这粮商就一下子赚翻了。
“这相当于是一个农业公司啊。”刘信启说道。
地主将耕地租给佃户,收取佃户固定的地租,相当于“分封制”。地主将耕地全部自己种,忙的时候雇人干活,给个出力钱,相当于“集中制”。
在农业机械不发达的时候,前着收益高,农业机械发达了,后者收益高。
“可若是耕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,肯定会产生矛盾,导致混乱。”罗成再次说道。
“不一样了,兴汉盟与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同。不说工业发展会吸纳许多的闲置劳动力。就算耕地不足,九州这么大,开垦就是。就算九州大地开垦完了,九州之外还有十个、一百个九州大地,我们往外再开拓就是。”刘信启回道。
船队前一天就已经将补给、货物全部装载完毕,今天早上天刚亮,就开始出港、集结,一直到午时才开始列队朝东行进。
现在盟里的职业军人近三万人,金国、伪齐只要不举国来攻,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。
二月二十二日。
这次刘信启的计划有些上不了台面,跟后世美帝在世界各地做的事有些雷同,不符合现在儒家仁德的理念。
在这个时代,驽马就相当于“畜力机械”,间接催生出了“农场”,这个粮商就是将自己的耕地农场话经营了,也可以说是农业公司。
“这次我会跟着去高丽,家里这边就靠你了,以稳为主,不要出乱子。”
“高丽、倭国盟里已经去过许多次了,手下人已经很熟悉,足够完成贸易了,您为什么还要跟着去。”
这个问题,刘信启还真不好回答,总不能说他这次是要去没事找事。
人口大爆炸到地球都养不下,还可以计划生育,有的是办法。
“按规定处罚就可以,既然有法可依,地主粮商在不分散名下耕地的情况下也可以盈利是他的本事,不需要多生事端。”刘信启对罗成交代道。
整个船队有大船四十四艘,拴在大船后面的走舸小船有十艘。
“我明白了,那就依照您的意思办,只按照《土地法》处罚他就是。”罗成还有些不太理解,但是自知没有刘信启看的远,只好先应下,以观后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