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序 硝田
自靖炎一年年底离开劳改营之后,柴苟就一直呆在家里,没有再出去做工。
离开妻儿和老母一年多时间,柴苟更加感觉到家庭的可贵,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。
乡里之前一起在劳改营的同伴,有几个耐不住家里枯燥无聊的生活,又结伴去了城里,找施工队挣块钱去了。
柴苟没有跟着去。
柴苟一直觉得自己的命挺好的,家里贫困还能娶到一个贤惠勤快的妻子,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。之前就算被抓了壮丁、打了败仗被俘虏,最终仍然能保下性命,还赚了钱粮送回家。
柴苟不知道这份好运能持续多久,他现在已经满足目前安稳的生活了。
自己的田地,粮税很低,今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。
只是回到家之后,没了卖力气的收入,柴苟立即感觉收入大降,有些让人难接受。
种地收入太低了,家里的几亩地有儿子和妻子拾掇,自己趴在地里实在浪费劳力。
若是想多种地只能往别处迁移。
这些收集起来的粪便会由硝田户收集起来,产硝土,取硝土上交之后的,剩余的粪肥可以由硝田户自行处理,或自用,或卖给村民。
这活儿听起来腌臜,不受人待见,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利润的。所以这些粪户不仅拿不到官府的卫生费,还需要定期给管卫生的吏员上交份子钱。
柴苟都不在意,只要看着家里粮缸满满、粮票越来越多,他就相信,他是的选择是对的。
好在二月的时候,镇上来人召集百姓,讲了许多好政策,村子里有十几户人将地卖给官府,然后搬去了外县。听说到了外县,官府不仅按人头每人分十亩地,还送房子、无利息(三年内)借钱购置家什、农具,甚至是驽马。
自己有力气做就自己亲力亲为的做,做不过来还可以在城外顾人做,每日早晚上各家各户收粪便、泔水。
在城里,有专门的粪户,虽说没有官府的编制,但是一般都是祖传行业,无特殊情况,官府也不会换人。
经过询问村长,柴苟终于知道。
粪户专门收集城镇里面居民的粪便。
这时柴苟方才知道,自己不仅可以售卖粪肥赚钱,还可以赚这个奖励钱,积极性更加高涨。
杀鸡儆猴之后,其他村民老实了许多,第二个月柴苟的硝田硝土产量大增。
第二个月柴苟更加的尽心尽力,每家每户的巡查,还真让他抓住了几户私自处理粪便的村民,上报村长之后,村长立即对这几乎进行处罚,并且取消了他们二季度的粮票补贴。
村子里被收为盟有的地之后又被官府租给了留在村中的百姓,柴苟申请了二十亩,只分租给了他五亩。
第一个月由于缺乏经验和硝田初建,柴苟没有完成规定的硝土产量,辛亏有前三个月的新田保护期,上面没有处罚他。
考虑到村民家粪肥本来可以无本自用,现在去硝田里转一圈后却要钱买,百姓肯定不会愿意。为了避免百姓消极应对,政府规定若是没被抓住违规的百姓,每个月每人可以在村长处领取十斤粮票。
柴苟种了大半辈子田,知道施肥和不施肥的守城差距,年景好的时候能差一半。所以若是自己,也愿意换一些小钱去买粪肥肥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