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都还算可以,虽然没有我们汉人勤劳,但是比金国人强多了。其中倭国人最能吃苦耐劳,学习汉语的进度整体上也较高丽人快一些。”营平汇报道。
现在的蓬莱与前年刘家堡刚迁移的过来的时候已然大不相同。
东亚人整体上素质都还算不错。
刚才两人的交谈从头至尾都没有互问姓名,刘信启不知道倭国人的姓名,他也不知道刘信启到底是哪位大人。
街上的马车非常多,按照规定,马车入城必须由人牵着马走,不得驾乘,所以马车行进速度都很慢。骑马进城的人也会受到同样限制,除非有紧急军情,否则不得在街上骑马。
真是机灵啊,要是汉人子女,在兴汉盟起步会高很多,可惜了。
刘信启远远的听见小女孩对父亲问道,意思是“父亲,那个人好像是盟主?”。
“美豆良”的发型就是将全部头发一分为二,分别在两侧耳朵边束起来,与汉人的“总角”截然不同。区别是汉人小孩的“总角”方向朝上,像是两个牛犄角。而“美豆良”则垂在两个耳朵两侧下方,像是两个巨型的黑色“发”质耳环。相同的是两种发型都很可爱。
吃过午饭后,刘信启信步走在蓬莱大街上。
“大人!”倭国人操着一口别扭的汉话问候道。
出城后,来到一处港口扩建工地,没想到营平竟然也在这里。
刘信启也想规划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内交通规则,但是受限于街道宽度、人员素质、马匹素质等各种因素,只能暂缓。
刘信启环顾,这处工地并不大,应该不需要监狱部长亲自监控。
“你怎么在这里。”
“贵国前往倭国购买劳力,我们是被买过来的。”倭国人回道。
“是!”
随着胶州湾、白石弯和海仓镇的三处港口越建越大,蓬莱港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,建设规模远远比不上上面三处港口,比其大的工程在蓬莱比比皆是。
刘信启同样这么认为。
街上人流熙熙攘攘,主街两边都是商栈,甚至一些原本属于民房的临街墙壁也被改造,面向街道开了大门、窗户,做了商用。
几千年的历史和复兴之路都证明了,汉民族不差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。
“叫那两个倭国人过来。”
突然,
后世人就算再痛恨倭国,也不得不承认,这个民族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民族。
“父、あの人は盟主のようです?”
“总发”是将前面的头发向后梳,在后面束起发髻,像是后世现代女性的马尾辫,不过是盘起来的马尾辫。这个时期的汉人发型则不同,年青人是“束发”,成年人是“冠”。
一个会倭语的警卫跟着走进了杂货店,不一会儿,就带着两个倭国人走了出来,走到了刘信启面前。
“确实优秀,不知道岛国的国体是怎样,就凭借这个国家的人,能够踏实干活,善于学习,就可以预见,这个国家必成大气,是我们的劲敌。”营平认同道。
【不会的,这一世,我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的。】
刘信启心里默默保证道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