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1章 含饴弄孙
“整体上,青州的粮食产量预计较登莱低最少三成。”吏员向刘信启介绍道。
“水浇地也低这么多?”刘信启问。
“预估统计是旱地对旱地、水浇地对水浇地,所以这里的水浇地比登州的水浇地,产量也会低三成以上。而且这里的水浇地比例也较登州低。”吏员回答:“主要差距在农作物精耕细作和施肥上,由于农具较我们登莱差距较大,所以个人劳作效率低很多,农家肥的利用也有所欠缺。”
“还有呢?”刘信启道。
“还有就是农民想要丰产的欲望不高,若是丰产,地主收取的税收也会提高,到头来吃力不讨好,所以农民经过多年的总结之后,选择了一个较恰当的产量区间。”吏员介绍。
刘信启点头。
这种情况在后世工厂计件工资体系中也有体现。
工人可以将日产量提的更高,但是老板发现工人赚的更多之后,就会降低计件工资。在老板心中,给工人的工资是有一个上下限的,超过上限,就会降低计件工资。大多数人超过下限,就会酌情增加计件工资从而提升工人的工作积极性。
所以,后世工厂中,冒头大幅度提升日产量的工人,会被其他工友所不喜。因为大幅度提升日产量,会间接影响整个工厂工人的工资待遇。
放在封建社会佃农身上,道理是一样的。
“有些许期望,但总的还是信心不足。大多数人都担心我们若是站不住脚,会被秋后算账,只是心想着先赚夏收这一波。”吏员回道。
按照计划,焦睿需要带人前往临沂和刘信昂汇合,然后再选择先攻打承县还是费县,不过焦睿看到新泰县城的防守之后,心里有了别的想法。
“简单,派人进去探查就好。”
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,让刘信启没有了拉家常的欲望,估计自己多说几句,这人就担惊受怕几句。
地主对于佃农的收入在心里会有一个上限,佃农若是丰产,地主就会加租,最终导致佃农精耕细作的动力不足,影响整个社会的粮食总产量。
幼童尝到了甜味,开心的小眼睛都眯了起来。
“分了地的农民对我们兴汉盟的观感提升如何?”刘信启换了话题。
“机会难得啊。”焦睿指着城门口松懈的防御。
“是!大王。”
……
没有了士绅地主做“中间商”,粮税规模会变得非常的大。
“管好村中的村民,安稳度过夏收后,大家就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了。”
“都无妨,就算只有地租和粮税,就已经足够支持我们在这里稳打稳扎的策略了。”刘信启道。
“恭送大王。”
这时,村子外面快步走回来一个中年汉子,老远就能听到他的招呼声:“大人赎罪,草民在村外的田地中除草,没有能够及时迎接。“
“你决定吧,我们都听你的。”副营长明白焦睿已经动心。
待这村长走到近前,吏员又向其介绍刘信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