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有教无类
“不用担心,相信我们的将士,相信军情司和谛听,以衍圣公的排面,不可能不声不息的就出了我们兴汉盟的管辖。”
自从出了乌承业“三逃劳改营”的事后,谛听可谓是知耻后勇,对内监管力度大大的加强,经费也急剧上涨,一年不到的时间,就翻了三四倍。
“报告!衍圣公自己回来了。”
“带进来。”刘信启说完找了大堂最中间的椅子坐下,很舒适。
等衍圣公进了自家的屋子,却发现里面主座上已经坐了人。
“这位将军,这番兴师动众,所谓何事?”说话语气很是小心翼翼,一点没了之前拒绝刘信启召见的嚣张气焰。
“这是我们兴汉盟的盟主,刘信启。”刘信昂站在旁边主动介绍道。
识时务已经融入血脉的衍圣公孔璠立即行礼:“见过盟主。”
刘信启观察着孔璠,这人身形很高,一米八五左右,不过没有山东大汉的健壮,有些消瘦。整体皮肤白净,容貌端庄秀气,一表人才。
“孔璠,你这皮囊确实配得上这‘美玉’的称呼。”刘信启回道。
“横渠先生您知道吧?”刘信启再次问道。
若是有教无类,那士绅就属于违背了孔圣人的意志。
这是一个巨大的坑。
“很简单,遵循圣人言,有教无类,全力传播圣人大道。”刘信启笑着回道。
一生博览群书,其学以《易》为宗,以《中庸》为体,以孔、孟为法。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“气”,即“太虚”,主张“理在气中”。又认为只有“德性之知”才能认识“天下之物”。因其讲学位于关中,所以世人称其创立的学派为“关学”。
“横渠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‘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’的格言。”
但是,这是论语里的原文,并且属于少数没有多重歧义的论语章节之一,无从辩驳。
“您理解的没错。”孔璠已经有些绝望。
张载传世最有名的一句话,凡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“盟主谬赞了。”孔璠不知是没听出来刘信启的暗讽,还是听懂装不懂,谦虚的回了一句,然后再次问道:“不知我们衍圣公府做错了什么,扰的大人这番兴师动众,还请指出来,我们一定改。”
“确实。”刘信启点头。
“我觉得孔府就很好,屋子又多又打,就像这处堂屋,若是改成教室,轻轻松松坐下来一百个学生。这就可以向一百个人传播圣人言了。”
刘信启单指孔璠的皮囊配得上这个字,话中的潜台词其实是否定了他的品德。
“不知道孔老爷觉得我的理解对不对?”
诛孔璠的心。
“昨日读《论语卫灵公》,子曰:有教无类。”刘信启继续说道:“在我自己的理解中,孔圣意思是说: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,不能因为贫富、贵贱、智愚、善恶等原因,就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