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3章 保税区
“属下有个小小的要求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两人在返回港口的时候,陶芦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“但说无妨。”
因言治罪,只能说明当权者的狭隘。
“按照税部的规定,船只靠岸济州岛,就算是进入了兴汉盟管辖,需要对货物上缴关税。”陶芦说道。
“对,这个规定我知道。”刘信启点头。
按道理,应该是货物上岸,或者进入更明显的入关状态,收取关税才更合理。不过现在这个时代,检测船主货物去向太难了。
海岸线不能有效检测、货物流向不能有效检测等等,对于走私太难监控。
所以刘信启制定了最严格的报关规定,只要船只靠岸,船上的货物就必须是缴纳过关税的状态,凭借着交税证明,船只可以顺利前往目的地,并不会被多次征税。
“这…,若是真的这样,我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在济州岛进行中转休整的。”陶芦震惊道:“若是在这个限定区域内可以转口贸易,会不会影响道我们兴汉盟的关税收益?”
“也可以说是,变相的收取了一部分前往其他国家的货船的关税。”刘信启道。
后世对这种模式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“保税区”,也称保税仓库区。
“盟主谬赞了。”陶芦拱手行礼,感谢刘信启的赞赏。
“你的想法很好,甚至可以更大胆一些。”刘信启向陶芦介绍后世的经验:“不仅不收税,还可以设置一个区域,在这个区域里,商人可以卸货装货,可以直接在区域内互相交易,做转口贸易。对于船只,不仅可以提供修缮、补给,还能够提供水手、医疗等所有能够提供的服务,甚至是提供航路保护、旧船换新等等。”
“好,保税区,很直观。”
其实陶芦说的这种模式,在后世有很成功的示例。
最有名的就是新加坡,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为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船提供各项服务,使的其经济非常的强,依靠小小的国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。
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,不必缴纳进口关税,尚可自由进出,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,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。
“你很不错!”刘信启对陶芦赞赏到。
陶芦看到刘信启认可自己的话,神情高涨许多。
“这样的话,以济州岛的人才和人力肯定不能完成这个区域的建设和维护了。”陶芦叹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