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是也不能太低了吧,现在石见国的水浇地每亩超过三两银,就连半山腰的旱地价格都超过了一两,你们直接还到三十文,差距十几倍,这让我怎么像倭国交代?”大内义弘道。
当然,街上也有富人,穿的不比登州的富人差。只有在这些人的穿着上,才能够看出来倭国的民族服饰特色。
“就算不能种地,还能种树,我知道你们兴汉盟海贸兴盛,这些地卖给你们,地上的树也就相当于卖给你们了,价格不可能更低了。”大内义弘反驳道。
经过一天的谈判,一些细枝末节都已经达成了共识,只剩下土地的最终价格和矿权。
事情商议完毕,自有手下去商议购买山地的细节,宗赖茂带来的宗家人也被从船上请了过来,帮忙制定购地合约。
“浜田河的通航权呢?”刘信启再次问道。
原来计划是打算直接购买浜田河一侧的土地,后来经过宗赖茂的计算,费太过巨大。河边土地肥沃,方便灌溉,基本都已经有主,购买起来会特别麻烦,最后只能放弃。
浜田河是从中部山脉流出来的一些支流,陆续汇聚在一起,从浜田城旁入海。若是在那贺郡内陆采矿,这条河的通航必须得保证,否则运输将会成为采矿最大的难题。
八月三十日,刘信启再次来到了守护府。
意思是我买的地要是跟耕地对比,实际能够利用的也就不到三十分之一。
“昨天谈判,你我双方的差距太大了,还望守护能够体量,这无主山地本就价值极低,我们买来还要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开发,若是购地价格太高,这笔买卖就无法做了。”刘信启道。
“好,明天接下来的谈判,我和大内义弘亲自谈。”刘信启道。
中午吃过饭,下午大内义弘安排人带着刘信启等人在大森城转了转,感受了一下倭国的风土人情。
“其实探查的银矿范围只占地四千多亩,我们没必要买这么大一块地吧?”崔武听到要费三万两,有些疑惑的问道。
兴汉盟这边的土地价格出到了30文,距离一百文差距还很大,矿权更是没得谈。
刘信启所图甚大,不在乎价钱,若是石见国狮子大开口,自然有其他应对办法。
大内义弘也明白刘信启另有所图,不会计较价钱。而他现在算是与兴汉盟结盟了,也不会宰刘信启。
“买这么大地,是为了在石见国建立根据地,只有拥有根据地,才能守护住这座巨大的银矿。”刘信启回道,接着问谈判的负责人:“其他的要求他们能否答应?”
“山林中能够用来造船的成材,千不足一,其他树木砍来烧火都费劲,得不偿失,所以这些树木的价格不是这么计算的。”刘信启摇头:“而且我若是为了买树过来这边购地,直接从各个州国购买成材岂不是更方便,相信有大把的商人会给我提供优质的造船用木。”
这话的隐含了一层意思,威胁大内义弘他若是不降价,自己就前往其他地方,甚至是安芸国或者石见国西部。
大内义弘被戳中要害,不再强硬,考虑了一会,说道:“每亩的价格确实不能再降,低于一百文,我就没法向皇室交代了,你看你要不然再提一些其他的要求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