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话说的,我们兴汉盟在前面打生打死,没有要过你们赵国一文钱、一粒米的军饷,反而赵国先是在河南布置了十二万军队,现在又增加至七十万,不知道官家是想做什么?”徐忠也不饶人: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那也得等到鸟尽兔死啊,现在伪齐还有一口气,金国更是未伤筋骨,过河拆桥早了些吧。”
三月十日,徐忠见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
“此次过来有重要的事,我知道你们兴汉盟有快速通信的办法,想要通过你联系一下刘信启:战则两败俱伤,合则两利。”
看来武将卡附身之后,肌肉没有全长到脑子里去,还算聪明。
“我们盟主也不想打,否则海州还能留到现在。”徐忠也表了太。
紫衣老者正式李纲,看起来比之前在蓬莱的时候老了许多,给人一种强打起精神的感觉。
院里有看守立即上前,带着徐忠去了一间待客室。
徐忠走进去一看,一位穿紫色长衣的老者坐在椅子上,正谈定的喝茶。
话里面不实之处有两点:伪齐只剩半口气了,金国也已元气大伤。
探子弯了弯胳膊,展示了一下自己粗壮的二头肌。
这说明,李纲不是私自过来的,不是打算空手套白狼,先得了兴汉盟这边的准信,再去和赵国官家谈。
“那就好,你我两方都是汉人,同出一族,本就不应该起争端。况且我们帮赵国挡住了北边的伪齐和金国,给了你们喘息之机,不说感谢,感恩之心总得有吧。”徐忠先占领高地,将兴汉盟摆在了正义一方。
“你没否认一下?”徐忠问道。
“我看他那么笃定,就没有多问。”探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“诈”了:“这老奸巨猾的东西,让我去宰了他。”
两人坐会椅子,手下上来换了一波热茶,接着又退了出去。见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,李纲继续回话:“代表官家。”
“他在大街上认出了我是兴汉盟的人,说自己是李纲,说您一定知道,让我带他来见您。”手下向徐忠汇报道。
要不要追究之前的对错,是需要看情况的。
“你就直接带过来了?”徐忠有些生气,这里可是兴汉盟谛听在杭州的总据点,怎么可以这么轻易的相信一个人的片面之言,就带到这里来。
“慢着,我去看看,若真是李纲,你宰了他就闯大祸了。”徐忠拦住这个直性子的探子,起身出门朝着三号院走去。
徐忠昨天刚收到刘信启的信,一下子就品出了李纲话中的意思,两方都有此意,那就简单了。
从大门进入,就是一个宽敞的院子,院子地面被整的很平整,并且铺了一层石板。
“人呢?”
赵国朝堂上虽然重文轻武,可民间习武之气还是很浓郁的。
“那就好,你发信给你们盟主,暂且停下战事,让他派说的上话的人来杭州,与朝廷商谈招安之事。”李纲见双方的需求对得上,直接安排道。
没想到这句话却刺激到了徐忠。
“梁山泊好汉的血还未凉,我们兴汉盟可不敢再走这条路。”徐忠直接拒绝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