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9章 免税
算上夏种秋收的菽,一亩地的农作物产量就够一个壮劳力饱腹一年了。
据统计,赵国未南迁之前的耕地数量已经超过了五亿亩,算上南边可以一年三熟的稻田,产量保守估算,供养三亿人都没问题。
而赵国总人口只有一亿。
本不该有人饿肚子的。
“赏,大赏!”刘信启高兴道。
“谢盟主!”章有躬身行礼。
“谢谢盟主!”周围其他的研究员和农渔部吏员也跟着感谢。
“都是你们应得的。”刘信启扶起章有。
……
四月二十四日,辰时。
“按照正常的小麦亩产量,再确定免税计划,就会更加贴合实际一些。”刘信启说完看到姜学面上的疑惑并没有散去,指导他还是没有明白。
姜学听了刘信启的评价,有些为难。
今年的蝗灾,兴汉盟除了京东东路受灾程度较轻之外,其他三路都比较严重,河北东路和大名府路可以说是绝收了。
算上这五十多万人供养的家庭人口,靠着税粮饱腹的人口最少得有一百五十万。
但是!先是人祸,后是天灾,一番折腾之后,新占领的两州,不仅百姓没有粮食吃,估计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。
“那…,加税?”姜学试探性的问道。
若是收税,非得逼的百姓下地狱不可。
按理说,自己作为臣子,就是要为主君排忧解难,刘信启觉得少,那自己就得想办法多征粮。
计划中的免税内容很简单,河北东路和大名府路夏粮粮税全免,京东西路几个受灾严重的州府全免,受灾程度一般的免一半。
还不知道西边最终会有多少流民游荡过来,也不知道下半年是个什么年景,不能一下子将储备粮消耗完。
“有一份初步的规划,您看一下。”姜学从办公桌上翻出来分由三张纸装订而成的免税计划。
刘信启拿起计划,三两下翻完。
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必须得未雨绸缪。”刘信启反驳道。
“想什么呢,吃的都没有了,再加税岂不是让百姓家破人亡?”刘信启微微翻了个白眼,斥道。
“也就是说,若是甲某的水田今年产粮三百七十斤,那他只需要纳税十斤即可。已某的水田产量四百一十斤,则需要纳夏税四十一斤?”姜学问道。
“那这个免税计划如何?可以实施吗?”
加上受灾需要赈济的人口,四百万担可谓是杯水车薪。
“对,就是这样计算。一次类推,旱田产量低于一百四十斤、水田产量低于二百八十斤的公田,应该免收佃租。”刘信启补充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