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吴兴功一点也不觉得兴汉盟步子迈的大了。
被称呼为六爷的焦凡抬头一看,
哟!是兴汉盟盟主!
在吴兴功这种旧文人中,少有的一部分早早投降于兴汉盟的文官,心中所期盼的就是兴汉盟早日统一天下。
正常对待可没有加分。
不仅会被公之于众,还会被抓起来判处半年劳改。
“这不是六爷?”
吴兴功也领悟了,不为难,就可以照顾了。
刘信启简单解释了一下。
“不用,正常对待就行。”刘信启再次拒绝。
“之前金矿上的事,是我们焦家不懂事,收了您的钱。之后一直想找机会将钱还给您,但是一直找不到门路,就耽搁到了现在。今天参加考试,考场不能携带与考试无关之物,要不,我这就出考场给您取钱去?。”焦凡连忙解释。
走进仔细端详,终于想了起来。
运力限制了粮食进口不能成为解决兴汉盟粮食危及的最大障碍。
元康二年,兴汉盟从齐州往蓬莱迁徙,路上救了赵家村的赵良,得知赵家村的一部分村民被卖给了焦家金矿,就前往金矿救援。当时崔凡是矿上的管事,听说了刘家堡的事,没有虐待赵家村村民,待刘信启拜访的时候,爽快的将村民还给了刘信启,只是收了钱。
“金矿是贵金属,收归盟有了。”徐忠回道:“这个焦家很识时务,盟里派人去收矿的时候很配合,所以盟里给了最高标准的赔付。”
要知道,文化程度考试也是盟考,作弊者连参加文化程度考试的资格都没有。
这话里隐含的意思是说,兴汉盟明年占领的地盘会比今年还要多。
“这人是?”等走远了,吴兴功好奇的问道。
“不用,你安心考试。放宽了心,我刘信启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,那次是你们帮了我,拿钱是应该的,不用记挂着这些。”刘信启拍了拍焦凡的肩膀:“认真考试,我就不打扰你了。”
“谢谢盟主,谢谢盟主。”焦凡再次躬身感谢。
“要不要特殊对待这两个人?”吴兴功小声问道。
“他们焦家不是有金矿吗?怎么现在跑来参见我们的吏员考试了?”刘信启这句话是问徐忠的。
焦家果然如焦凡所说,能一直生存于乱世,靠的是“消息灵通、眼睛明。”。
“你怕什么?”刘信启问道。
赔付标准再高,也抵不上金矿的价值。
文盲的就业渠道将会越来越窄,最后会局限为只能做一些苦力活。
可刘信启心里清楚,今年的蝗灾就是当头棒喝,一直到现在,粮食问题都还没有解决。五月底返回蓬莱的运粮船队仅仅只是缓解了粮食危及,并没有解决。
“这得看您前进步伐迈的有多大了,我们政务院也是跟着您发展的,我相信您肯定不会止步于现在,说不定明年招的人比今年还要多。”吴兴功的拍马屁功夫不减当年。
刘信启一看吴兴功的态度,就知道这件事肯定还有后续,不过到了今天的地位,自己的每句话难免被手下揣摩,这是无法避免的。
焦家兄弟被照顾,有能力自然可以怕爬的更高,没能力,搁谁来也扶不起来。
对于兴汉盟来说,这都没什么,只要能用,用谁不都是用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