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4章 迁都
截止到目前,三个备选都城中,大兴府已经纳入到了兴汉盟的控制下。
这也是刘信启考虑都城的原因。
早早迁都,就能够早早规划发展都城。
蓬莱地处半岛最边缘,陆地上来说,就是个边边角角。海岸线方面,更是三面环海,无险可守。根本不具备成为都城的可能,在这里建设大型的政治性建筑都是浪费资源。
这两个月在盟部办公,各个院部的办公室都已经非常拥挤,拥挤到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办公秩序和效率,更换更加宽敞、更加方便的办公地点迫在眉睫。
除了办公,还有科研方面。
大的科研院所必须紧靠首都,蓬莱的地里位置,决定了他不适合进行科研,一年之中,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受台风影响,无法进行室外活动。
大兴府作为首都,是从明清建立起来的文化底蕴和地位,后世这里作为新国的首都,除了因为这里的地理优势和工业优势之外,还因为这里是和平解放的,少经战火,城市保存完整。
但就目前这个时间段来说,大兴府作为首是陌生的,是属于新鲜的尝试。
几个院部高官都不同意。
可世界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。
“盟主又在考虑迁都的事?”徐忠从外面走了进来:“我敲门你都没听见。”
若是打算迁都,前期的情报工作就要开始做了,作为对内情报部门的主管,必须对大兴府周边门儿清。
之前说过,建康府地处南方,不利于统治北方疆域,有大兴府作为北京,能够很好的补充这方面的不足。
刘信启站在地图前,看着地图上的大兴府,宛平城(郭附城)周边水道纵横,虽然没有大的湖泊,可是这一片平原,就目前来看,还是非常适宜建都的。
后世北京缺水,就南水北调,几千亿的销。
一个国家,好几个首都,来自后世的刘信启,真心无法接受。
他有自信,在十年之内搞出有线电报,所以远距离通信不会成为统治的障碍,搞好几个副都,根本没有必要。
至于建康府,长江水患的影响导致这里不被众官看好。
“南边的情报,南赵朝廷又有动作了。”徐忠回道。
“具体说说。”刘信启道。
先是刺杀南赵皇帝,之后又绑架大粮商,兴汉盟在杭州兴风作浪,也让杭州的势力真正认识到了兴汉盟。
况且这都是几十年、几百年后的事情,那时候自己还在不在都两说。
有一些比较灵活的家族已经开始双向投资,给自己留后路。
“我理解您更加倾向于将都城建在南边,可在没有消灭金国之前,南赵是没办法动的,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占领建康府,谁都说不准。”徐忠是刘信启的情报总管,心腹中的心腹,所以更加清楚刘信启想要什么:“但是目前迁都却不能再拖了。”
“赵国有东南西北中五京,金国有东南西北中上六个京。既然您比较看好建康府,那为什么不将大兴府作为北京?”徐忠问道。
自从上又一次赵南大规模抓舌头之后,兴汉盟对南赵的情报工作放肆了许多,动嘎抓人,问完话之后再放回去,也不怕南赵生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