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居民在河上修有桥梁的,有些河面宽阔的区段也会有渡口,可是这些桥梁、渡口都设置在当地人互相流通的节点上,并没有从南到北的设置。
从今夜开始,帆船战舰将正式退出舞台。
火炮一刻都不间歇,持续的奏鸣,南赵的海船一艘接一艘的被击沉。
孙立派军队在兴化城搜刮了一番,补充了一下军队的补给,在闰四月十九日来到了三墩镇北面。
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不得不打响。
开弹很少,因为太耗费弹药,但若是侥幸命中南赵战船,则战果斐然,整艘海船都会被开弹点燃,成为一个巨大的火炬,给兴汉盟的战船提供着视野。
“差不多结束了。”
一副要死守的架势。
第二旅和第三旅从涟水度过淮河之后,径直南下,并没有走涟水至楚州山阳的官道。
南赵十万大军在兴化城西南方向三墩镇和陵亭镇(兴化城正南方)之间驻扎了下来,挡住了兴汉盟军向扬州前进的必由之路。
一字阵开始前进,火炮的攻击距离向月牙大阵更深处延伸。
轰!轰!轰!…
南赵海船大阵已经大乱,有些战船不顾大风天,强行升起船帆想要逃跑,立即被大风吹的东倒西歪,操控不及时的甚至被吹倒在海面上。
因为它们在夜晚,就是火炮的靶子,若是再挂点大风,这靶子还是固定靶。
南赵北上的二十万大军在得知第二旅、第三旅沿海绕过大军南下之后,立即从中军分出十万大军追了上来,剩余的十多万则继续北上。
剩下的两百艘船对兴汉盟来说,一点威胁都没有了。
十万大军,营寨连绵三墩镇和陵亭镇之间的所有区域,在这一片区域挖了大量的壕沟,用挖壕沟产生的弃土垒起了大半人高的土墙。
南赵海船距离兴汉盟境域还远,后面的路还长,必须保证补给充足。
“是!”
南赵军有运河运送补给,行军速度稍快。兴汉盟军由于海军那边正在海战,补给只能自己从陆路运送,所以行军速度慢了许多。
沿海的路并不好走,一方面这里人烟比较少,没有正经的官道。另一方面,这里河流太多,沿海降雨量大,随便一个小山包都有泉眼流出,然后形成一条条小河流,向东汇入大海。
有些海船与其他船的间距大,只是一艘侧翻在海面上,然后沉入海底;停靠比较密集的海船,桅杆顶部挂到了其他船,导致被挂到的船一起歪倒。
几乎平射的炮弹,在密集的船阵中,命中率大幅度提高,只有少数炮弹,划过五六里的海面,一艘船都没有碰到,落在海里,溅起一大股水。
有些小一些的海船直接被截为两段。
三个舰队长计划的很好,在南赵船队北上的途中,每天晚上都对他们进行今天晚上一样的炮轰,直至南赵船队坚持不住。
可现实总是很骨感。
走现成的桥梁就必须得绕很多路。
“我敢打包票,韩忠肯定在对面。”刘信均信誓旦旦的说道。
“那我们就打三墩镇,他位于壕沟阵西边,这样我们就不会被三面包围了。”刘信均回道。
也算是一种办法,不过打壕沟阵,肯定会产生大量死伤。
谁知道壕沟里都藏了什么武器,或者挖了什么陷阱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