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为自己活
陶家村位于广州南海县石门镇最西边。
往西跨过一条河就是端州。
朱磊(书友舒舒的琴弦提供)正在纠结,自己要不要向军政府告发村子里的陶员外。
五月份,陶员外口中的“陈贼”占领了广州城,吓的陶员外连夜渡河逃到了端州。
没想到“陈贼”并没有陶员外口中所说的凶残,反而比官府好了太多。
七月份早稻收获,陶员外仍然没有敢回来,只是派了管事回来收佃租。
村子里的人都在传,陶员外和陈家庄签了一份名叫“期货”的合约,收了陈家庄的钱,但是根本没有准备货物,现在不敢回来,怕陈家庄清算。
前几日,陈家军军政府的人在村子里宣传《土地法》,朱磊才知道,原来自己现在耕种的田地所有权已经全归了军政府,原地主陶员外只剩下耕种权。
按照军政府吏员宣传的内容,自己只需要向陶员外上缴三成佃租就可以,而躲在陶家大院的管事刚收了自己六成的佃租。
朱磊小时候跟着母亲再嫁到陶家村,家庭条件很差,家里的地都分给了继父的亲生儿子-自己的弟弟,自己成年后就一直租种陶员外的田。
成年之前,帮继父干活,已经堪比一个壮劳力。
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,终日忙碌,交了佃租之后的粮食只够自己吃用,一点积蓄都没有,到现在居住的还是继父帮自己盖的一间土胚房,下雨漏水,刮风漏风,快三十了还没有说下一门亲事。
嘎吱…
看家狗突然叫起来,肯定是嗅到了陌生人的气息。
朱磊因为自小生活困苦,只有母亲一个人算是疼爱,所以很自强、很勤快。可因为是外姓,不仅受尽村子里的陶姓人欺负,就连租种陶员外的地都要比陶姓人多付一成佃租。
“别跑了,真有好事跟你商量。”
你家商量好事会用刀子撬门的?朱磊心里吐槽,腿上跑的更快了。
“有人进来了!”朱磊意识到不妙。
他要去石门镇,他不仅要向陈家军军政府举报,还要从贼。
真是陶员外,自己还没有告发他,他就先想着灭了自己的口。
村子里常年不来外人,晚上更不会有陌生人,这几天陈家军军政府的吏员也是早上来,下午回镇上,并不在陶家村过夜。
在河边站了几息时间,见身后的脚步身、叫骂声并没有消失,朱磊果断跳入河中。
朱磊发现对岸少了两个人,河面上则多了两道黑影,正在朝着自己这边接近。
自己家可从来不会有陌生人来拜访,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巴不得见着自己绕着走,就怕自己问他借点啥。母亲前年去世以后,这个院子已经很久没有外人进来了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朱磊喃喃道。
院子里只有一间房,院子四周是手臂粗木头扎成的篱笆,中间有一个柴门。
弟弟能做这件事,继父必然是知情的,肯定也是允许的。
他自知是外姓,从来不指望能够从继父那里获取什么遗产或馈赠。
“会是谁?自己也没有得罪过谁啊?要说有,最有可能的还是陶员外,他怕自己告发他。”朱磊脑海中思绪电转。
可朱磊又不能没有这五亩田地,否则吃饭都成问题。
朱磊并不是看上了举报后获得的奖励,他就是不想让陶员外好过。
“哥,你别跑了,真有好事和你商量。”熟悉的身影开口说道。
自己每年实际耕种超过三十亩的田地,却只能获得五亩地的收益。
陶家村只有朱磊家是这种简陋的柴门。
现在有机会借陈家军的手报复,他不想错过。
就算成年分家之后,感恩于继父帮自己建了一间土胚房,只要有空闲,就会去帮继父家干活。
想明白的朱磊不再犹豫,眼见屋门门缝中伸进来一把刀,光亮的刀面反射着月光,刺得朱磊一息都不敢停留,迅速打开后面的窗子翻了出去。
“为什么,为什么!弟弟,我可有亏欠过你?可有和你争过什么?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朱磊心中绝望,眼中留下泪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