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 佛山堡
最明显的就是酒、烟草和,都会征收高达百分之五十过税和住税,并且还有规定,没有征收过过税的商品不得上架销售。
这就说明,原本出厂价一两银的,运到店里的成本是一两五钱,往外售卖的成本是二两二钱半。
这还不包括厂进货甘蔗的过税(百分之十)和厂添加进去的利润。
商户们本来还想着能够通过“包税”少缴税,可军政府《工商法》严禁地方税务系统包税,堵死了这条路。
而且新法对于偷税漏税的惩罚力度非常的重,不仅要成倍的罚没偷税额,还要坐牢。
对于以上这些,商户们本来都可以承受,毕竟按照历朝历代的执政能力,皇权不下乡,总有钻漏子的办法。
可绝就绝在,《工商法》规定:
“政事部税务司基于检举人提供的信息,成功查获的逃税、偷税、漏税等案件,检举人可以获得奖金为案值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,具体奖金额度依照检举人所提供信息的对案件破获的重要性而决定,总额不得超过一万两白银。”
也就是说,若是有人举报商户逃税,税务司最终确定这个商户逃税一百两,举报人可以获得最少二十两,最多三十两的奖励。
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“检举人”制度。
不知道是高大的堡墙,还是宽阔的护城河给了他们信心,让他们以为能用武力在军政府手里争取到话语权。
宋廷更是在刑律中做了明确规定:亲属有罪相隐,不论罪或减刑;控告应相隐的亲属,要处刑;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:一类是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,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。
当然也有针对那些商户的:
“只要你们投降,军政府保证不追究此次聚众谋反之事。”
这些堡丁有些之前是各个商家的护卫,但大部分以前肯定都是各个行业的工匠。
一些大嗓门的军官被派上前,在接近堡墙一百步的位置大声劝降。
“当然,我确实很喜欢这么破城,简单直接。不过攻城必然会造成死伤,对于那些敌人我不在乎,可是对于我的手下,我还是愿意先尝试一下劝降。”陈宇点了点头。
要跟军政府谈判。
“攻城开始,难免死伤。”
陈家军不断从船上下来,开始在佛山堡南面列阵,佛山堡那边也发现了这边的动静,越来越多的堡丁手持武器登上了堡墙。
所以,今天这场攻堡之战,肯定是不能使用会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,手雷和炸药包都得先收起来。
“陈宇,你觉得应该怎么破堡?”陈逊将刚闲下来的陈宇拉倒了最前面。
对于那些商户来说,逃税一百两太容易了,销售奢侈品,中型商户一个月的税额都能够远远超过这个数量。
更有可能来自于专门靠举报获取奖金谋财的职业检举人。
“勿谓言之不预也!”
刑律中就有一项原则,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,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,反之要论罪。
连着换了两拨人,喊了半个时辰,一直到所有攻城准备工作都做好,堡内的商人联盟仍没有打开堡门投降的迹象。
要知道,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,亲亲相隐,是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。
这项原则从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儒家提出,一直传承至今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