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谋划
九月二十日,六县秋季的田赋终于全部收完。
据统计,七县(包含陈家庄县)共有耕地三十九万亩,收田赋十二万石,收佃租(公田)十一万石。
光是这些粮食就已经够军政府军、政系统可劲儿造一年还有剩余了。
因为军政府收的田赋不用向中央政府(宋廷)上缴,所以非常的宽裕。
除了上面的无本收入,刘煜还通过钱购买,在广州七县和周边几个县采购了六十万石粮食,一下子将军政府的现金流去了一小半。
算上之前签订的期货合约到期了一部分,军政府的存粮已经达到了一百三十万石。
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。
足够七县百姓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,吃一年。
这还是军政府的积蓄,不包括百姓家里自存的粮食,也不包括地主家里囤积的粮食。
军政府是通过造反建立的,大部分地主都不信任,暗地里很是抵触,所以他们的粮食基本都囤积了起来。
粮食足够,军政府现在最缺的物资变成了铁矿。
要不是《土地法》规定不允许私人大规模买卖粮食,估计那些地主连佃户和自耕农手里的粮食都会收走,军政府也不可能购买到六十万石粮食。
因为北边和西边的百姓生活都太苦了,艰苦的生活锻造了他们坚韧的体魄和野蛮的精神。
在陈逊的规划中,天堂山一脉今后会成为军政府的重工业生产基地,将会支撑起军政府初期发展的用铁所需,直至军政府地盘扩大,有了更合适、更大规模的重工业生产基地。
看看历史上,有多少强悍的兵种、军队是由旷工组成的,就知道这个工种在造反上先天优势有多么高。
同样的道理,东南亚地区,往地上撒一把种子,来年就有足够的粮食吃,那里的民族更加的懒惰。
自从陈家军起事占领广州六县之后,铁矿需求量大增,增加的需求也基本全部从天堂山就近采购。
这小半年,天堂山的铁矿产量已经被刺激的增加了一倍。
照那些矿主来说,这种产量的提升已经很厉害了,可在陈逊来说,十块钱翻一倍也才二十块,不顶事照样不顶事。
除了债务奴隶,还有就是无地贫农、无业流民、犯罪跑路的藏匿者等等,旷工的成分非常复杂。
这种生产模式,产能能有多高?
在陈逊看来,这种小作坊式的采矿模式必须得废止,由军政府组织起来,利用机械之力大规模开采,指数式的增加铁矿产量。
而且天堂山还产煤,铁矿的初步冶炼也可以放在天堂山附近,免得来回运输铁矿石和煤浪费人力、浪费时间、增加成本。
其实大陆上并不是所有的耕地都会有广东这边产量这么高,亩产可以超过三百斤。
是啊,无论运点啥都比运粮食赚钱。
江南种子和收获的比例可以达到1:30,北方才1:15。
并不是说南方百姓性格差,后世的明朝就是由南向北统一的。只是说大概率上,北边人的体格要比南边人的健硕一些。
将计划执行时间放在年后是因为只有在年后,陈家军第二批新兵才能训练完毕,陈逊方才能抽调出大量的陈家军,以泰山压顶的方式,直接解决天堂山的矿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