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取舍
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,转而施行诱降之计,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。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,被赵桓罢官。
可宋廷窝囊,开封百姓却很有种,经过前期的守城之战,他们都清楚谁才能够真正保护他们的安危,自发组织起来愤怒示威,迫使赵佶收回了罢官之命。
李纲再一次被起用,完颜宗望见无力攻破开封,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,遂于靖康元年(1126年)二月撤兵。
可以说,第一次开封守卫战,就是在李纲的组织下获取了军事上的胜利,却被赵佶输在了谈判桌上。
金军撤离之后,宋官们内斗之魂再次燃烧,投降派开始对李纲进行排斥和诬陷。赵佶也放不下之前被迫收回成命的耻辱,最终合力将李纲“赶”出了宋廷中枢。
1126年五月,李纲出任河东、河北宣抚使。
就算这样,赵佶和那些投降派还不解气,对李纲事事加以限制,使其宣抚使徒具空名,无节制军队之权。
最终,李纲被迫于1126年九月辞职,又被加上“专主战议,丧师费财””的罪名,贬到了夔州(今重庆奉节)。
宋廷就这样把自己对抗金人的最强筹码给扼杀了,愚蠢的令人窒息。
“去年年底,金军再次南下,官家在前往金营前夕,想起用李纲,就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、领开封府事。可惜夔州太远,任命一来一回,等李纲到达开封的时候,早已经晚了。”李若水解释道。
十人站在台子上,承受着台下开封百姓的审视,脚下是粘稠的血液,厚厚一层,都快淹没了鞋底。
“此人名唐括辅信,现年二十七岁,据其他金人检举,其曾在繁塔周边做过恶,在城南的刘家庄做过恶,在….”一名军吏手持账本,站在最左边一名年轻金兵旁边宣读其之前的活动路线。
有军吏将她引到后面登记,并让他上台走到金兵近前再次确认。
当然,也有去指认仇人的。
“在开封,前几天他找到我,和我聊了许久,我看得出他有继续未百姓做事的想法,方才敢引荐给您。”李若水回道。
开封被金兵祸害了一年多,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变得很萧条。
又有十名金兵被带了上来。
自古以来,枪杆子里出政权,陈逊可不会相信,李纲手下有几十万大兵之后还会听自己的。
在这期间,十名金兵中有三人又被指认出来,其中两人杀过人,一人只是抢劫。
李纲确实有这个威望,足够牵头组织那些勤王军。
“能先见一见吗?”陈逊问道。
朱雀门外的菜市口,这里原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自由集贸市场。
全在李纲的一念之间。
一切都是未知,太难取舍了。
有组织的勤王军也确实能够和陈家军一起对抗金军,可换个方向来看,也有可能转头齐心对付陈家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