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这些群众,陈逊没有做任何的要求,只要他们能够一堆一堆的走过广场就好。
两人交谈间,最后一个游行队伍从阅兵台前走过,整个开国大典的典礼正式结束。
行进道路两边都有士兵站立维持秩序,不怕会引起混乱。
好些老兵激动的眼泪都留了出来。
将陈琴摆在桌面上分析本就是一件很伤人的事情。
英国没有成文宪法,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,到2010年才设立最高法院。
只要掌握人事权、财政权和军权,在行政方面就算啥都不管,自己的位置都不会有什么影响,所以陈逊最后选择魔改了后世的一种制度。
而三权分立制度在后世的西方各国却有这不同的表现形式。
阅兵式之后的第四个项目是群众游行。
在美国,行政权指政府,立法权指国会的上下议院制度,司法权指法院,三者互相制衡。
本来以陈家军的历史是没有什么退伍士兵的,但刀枪无眼,战争之中难免有人受伤,这些受伤、残疾的人不适合继续留在军队,就被安置在后方。
“不用选了,陈琴就很合适。”陈逊打断了他后面的话。
封建帝制容易形成一言堂,加成上陈逊被神化的极高威信,遇到大事很容易就会让他一言而决。但陈逊自己心里清楚,自己除了有外挂动物园,本质上就是个普通人,政治能力并不是很突出,一言堂的危害非常高。
算一算,陈琴今年也有十六岁了,在这个时代,这个年龄还不结婚已经算是晚婚了。
从后面下了阅兵台,陈逊直接进了白楼。
学生代表着帝国的希望和未来,被陈逊亲自安排在第一个方阵。
“怎么样?我说这样更热闹吧。”陈逊趁机找补。
原计划的第一个方阵是由原军政府官吏组成,现在变成了第二个方阵,这个方阵代表着帝国的现在。
“热闹归热闹,就是差了一些肃穆。”李纲回道。
第三个方阵则是由老者、退伍士兵组成。
缺点陈逊也不知道有没有。
好些参加游行的残疾退伍士兵是坐在轮椅上,被人推着前进。
这个方阵相比于前两个方阵,代表着过去,也代表着帝国的历史,帝国的基石。
对于他这种传统的儒家官员来说,陈琴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。
之前和陈逊谈事情的时候,陈琴还给他端茶倒水。
这份名单比即将张贴在街坊公告栏上的工作报告更加详细。
广场上的热闹肯定还会持续很久,但陈逊却不便继续停留了。
法国在第五共和建立时,创立并实施了半总统半议会的民主制。
因此,只有美国实行了较彻底的三权分立,而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主要实行的是议会制,立法权与行政权不完全分立。
但是就算是美国,也只是表面上较彻底,实际施行过程中,三权之间相互渗透的情况同样十分普遍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