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轧钢厂是重心,因为顾家的事儿,要挟一机部,那就真的惹忌讳了。
喝着大姐大给沏的浓茶,陈冀生稍微皱眉,茶俨了,不如乌龙茶回甘好,涩味大了。
晃晃脑袋,甩掉港城养成的奢侈习惯,能有不错的茶喝,在四九城已经不错了。
其实高碎也不错,总好过带着土的高沫,琢磨了半个晚上的轧钢厂,陈冀生依旧玩点四五昏睡。
一早,看着正屋那边还亮着灯,陈冀生知道二姐一夜没睡,不知道成果如何。
没有晨跑,直接去买了早餐,正屋的画案上,陈冀生一边吃饭,一边看着二姐的译本,基本妥当了。
大概三十页的译本,是顶吹转炉的部分资料,而且二姐的译本,是带着图纸跟尺寸参数的。
只要技术词汇不错,这个应该可以直接用的,因为图纸上的顶吹转炉很简单。
耐火砖、耐火土配方应该是关键,其他的机械部分,看着就是傻大黑粗的,不像有技术含量的样子。
问了一下,大姐大跟小妹陈雪都是一夜没睡,图纸就是她们俩誊抄的,二姐只做翻译。
拿着二姐的译本,还有一张纸,上面写了已经找到的几个新数据。
看了看新的数据,陈冀生笑的开怀,这次的筹码差不多够了。
安排三人休息,陈小宝做岗哨,陈冀生去贝子府开了车,直奔轧钢厂。
好像是心有灵犀,陈处这边也不是一个人来的,而是三辆车组成的小车队。
进厂之后,因为有外来的,他们也没去隔离区,而是在厂部找了一个会议室。
经过陈处介绍,陈冀生也认识了对方,石钢也就是过两年的京钢的几个负责人。
三十多的邱厂年富力强,五十左右的安总工也是双目如电,一看就比轧钢厂的老杨、老李干练的多。
“陈处,您这边出个什么价?”
众人落座之后,陈冀生也不啰嗦,直接就是谈买卖的架势。
“看你的东西喽,邱厂可是说了,只要东西够好,他们石钢唯轧钢厂马首是瞻。”
听着陈处的玩笑话,陈冀生一乐,倒是不用旁敲侧击了,这话把儿送的好。
“陈处,这话可不能张嘴就说,货卖识家,这是老话儿,您可不能光嘴上滑溜,唯轧钢厂马首是瞻?
那先说说轧钢厂跟石钢怎么个合并法?不成您打电话问一下!”
见陈冀生把玩笑当真,陈处的脸色一变,不好,这是掉圈套里了。
而旁边的石钢邱厂,则是大笑出声,显然对于新技术的渴求,有点亟不可待了。
“陈组长年纪轻轻魄力不小!
放心!只要技术到位。
轧钢厂的厂部,就是石钢的厂部,我当副厂长,让老杨当两个厂的厂长!”
石钢是钢铁行业,三大五中十八小,排位第七的钢铁厂,位置又在四九城,撇开规模。
也算是钢铁业的翘楚,级别至少比轧钢厂高一级,老杨管老邱笑话一样。
老杨、老邱显然是认识的,只不过比起老杨的蝇营狗苟,老邱才是真正的实干派,言语之中带着呢。
“那咱们就一言既出……”
有陈处在场,钩子不能下的太弯,陈冀生撇出的钩子,还真被陈处给拦住了。
“老邱!你闭嘴吧!我去打电话……”
轧钢厂要蛇吞象,这个陈处是不答应的,轧钢厂是走下坡路的企业,而石钢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。
年前刚改进了设备,产量正是扶摇直上的时候,属于一线的企业。
让轧钢厂吞了石钢,跟闹笑话也差不多,但陈冀生露了意向,他也驳斥不了,只能请示了。
“陈组长,啥技术,说说成不?”
陈处去打电话了,老邱就没了管束,直接坐在了陈冀生的旁边,开始摸底儿盘道。
“三十五吨的双枪转炉,五十吨、七十吨的电炉,还有连轧机,不知道够不够?”
听到陈冀生出的价,老邱双眼一眯,看向了安总工,见总工点了头,也知道了身边坐的不是外行。
“陈组长,咱们厂去年底,刚改了一个顶吹的转炉,您去瞧瞧?”
不是外行就不太好糊弄,但糊弄内行也有内行的办法,一个二十多的小年轻,能见过多少东西呢?
“土造的?多少吨?”
见老邱按下合并的事儿不提,说起石钢的顶吹转炉,陈冀生也是双眼一眯,说话就不怎么好听了。
顶吹技术需要国外引进,石钢已经有了顶吹转炉,差不多就是自造的,这倒不错,经验还是热乎的。
有了经验,克虏伯的顶吹转炉,上手的速度那就快了,转动设备是可以通用的,炉体跟氧枪才是关键。
虽说陈冀生不懂技术,但会看资料,知道关键点在哪,他语气之中的轻蔑,让老邱的心里一突。
“三十吨的……”
听着老邱的不自信,陈冀生笑出了声,这货倒是好诈唬。
“用了我的耐火材料,起码四十吨,安总工,有这个可能吧?”
唬住了老邱,陈冀生也知道,石钢这俩,说的算的是安总工,刚刚两人的交流,他也看的清楚。
“陈组长说的在理,咱们是初试,没有经验跟参数,炉壁做的要厚实一些。”
安总工是搞技术的,活泛的心思都用在了技术上,也没看老邱的眼神,直接给了陈冀生答复。
看了看还想抵抗的老邱,陈冀生推了他一下,朝陈处刚刚的位置递了个眼神,这事儿还得一机部来定的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