骑着院里的自行车出去转了一圈,就弄回了一个风匣跟一卷管子。
不用下井,老刘只是将管子垂落井中,就开始慢慢悠悠的拉起了风匣。
看差不多到了做饭的时间。
近期被作为厨子用的张家老三张冲,也匆匆的回了四合院。
所谓拳不离手、曲不离口,这一段时间的磨合,让张冲的手艺突飞猛进。
按照傻柱的评价,就冲那几道家常菜,张冲出去开个小馆子,也能养活一家人。
如今学厨,可没后世那样的条件,想正经学个大厨,十年八年的只是起步。
遇上傻柱这样的师傅。
要不是有陈冀生提点着,张冲就得跟马华、胖子一样,成为傻柱的帮厨。
想出师,且得等着呢!
傻柱愿意真心实意的教,除了陈冀生的关系。
再一个就是张冲是个没工作的,不会对轧钢厂的食堂造成任何的冲击。
傻柱可不是真傻,小算计的多的是,脑子好使的很。
差不多到了饭口,陈冀生也不耽误时间了,让老刘扶着辘轳,就下到了井筒里。
将马灯的亮度调到最大,在白惨惨的光芒里,陈冀生大略的看了一下密室。
想象之中的金山银海没有,倒是里面的角落里有一大堆的金圆券。
按照当时的估值,买头牛差不多是够的,最少有个两三吨,比特么牛都重。
除了大堆的金圆券,更多的还是各色的金石瓷器。
瓷器陈冀生大体的看了一下,精品不多。
多半还是以清中期的瓷器为主,只是大多是摆设用的瓶瓶罐罐,真正日常用的盘碗杯碟也不多。
青铜器有个几十件,大多是没有铭文的,有铭文的也就简单几个字。
这些以后多少能值个千八百万的。
至于现在,千八百的可能也卖不出来,市场不认可,越多越便宜。
大体的转了一下,陈冀生继续往里走,地下的密室范围不小。
当初建造的时候,也是了血本,支撑用的柱子,都是大型的工字钢。
这类物料,在民国的时候,主要是进口来的,而且是桥梁的基础材料。
密室里能有这种钢梁作为支撑,当年的秦家多半也是官商勾结的豪门了。
东西大都是金石瓷器一类,以金圆券为参照,或许那就是密室最后被打开的时间吧……
走到最里面,还有一条走廊,跟宅子的地面一样,完全是条石砌成的。
回望整个密室,面积差不多二百平,一水的条石构造,关键的地方还加了大型的工字钢梁。
潮湿度也算可以,最初的潮霉味,大多还是因为年久的原因。
大概看完密室的结构,陈冀生顺着走廊上到了正屋的位置。
顶头是一扇木门,木门后是一道夹壁墙,根据位置判断,差不多是在西屋的房山上。
推拉了一下夹壁墙的暗门,一动不动,显然是封死的。
里面的东西也不知道当初传没传给后世子孙,但依照陈冀生的看法,这里多半是没传下去的。
八成是当时知道内情的人出了什么意外。
不然密室里的东西,多少也能值个千八百的,秦三不会白白放弃的。
说不定仔细挑选一下,密室里的东西还会有惊喜,但对于现在的陈冀生来说。
这些不算是什么惊喜,仓库里的六百八十箱古董,可是开出了郑板桥的竹子。
密室里的东西再好,等重见天日的时候,自己怕是也老了,没什么本事了。
差不多只能传给后辈子嗣的东西,只能他们自己发现惊喜了。
按下心中的感慨,陈冀生也希望到时候自己能跟着孙子一起玩玩洗浴,这个结果总好过只能看看。
沿着原路返回,陈冀生顺手收了一点东西,这里最近也得让老刘收拾出来。
二百平的仓库,紧靠水井,放点军用口粮进来,呆上个把月一点儿问题也没有。
“老刘,这两天我让人收拾一下,下面你还得清理清理。
咱们过去找找暗门的位置。”
上了井口,陈冀生大概的安排了一下,就跟老刘一起来到了西屋。
有了明确的方向,老刘在墙上敲打一番。
很快就在西屋的入户门后,找到了暗门大概的位置。
跟井壁那边一样,暗门也是被青砖砌上了。
陈冀生大概的估计了一下,当年秦家的老人们,或许是要跑,但遭了意外没跑出去。
或许已经跑了,而秦三一家只是留下看房子的,反正秦三走了,房子过了户。
不管当年的秦家跑了还是没跑成,在秦三远赴东北的一刻,这些东西就跟秦家再也没有关系了。
得了满满一个密室的金石瓷器,虽说心里的兴奋度不高,但也算白得了一批古董,陈冀生的心情还是好的。
安排老刘准备柜子遮挡暗门,陈冀生也没在老宅多待,直接晃悠着回了四合院。
秦家老宅的密室,最好的选择是不开,但留着也实在没用。
真到躲进密室避险了,陈冀生相信那时候的局势,对自己而言绝对是绝境了。
面对绝境要的是殊死的反抗,躲进密室被搜出来弄死,不如大杀一场来的痛快。
秦家老宅的这处密室,其实最好的用途就是做酒窖,可惜已经许给了张家老大张奋。
动辄要存上几十年的老酒,还是存放在自己家的酒窖安心。
二姐的宅子那边,酒窖也要开工了,不说宅子,就是半窖的虎骨酒,也绝对够二姐他们以后的销了。
依着给顾雷、顾霆兄弟的谋划,二姐的这半窖虎骨酒,弄不好将来还是重要的官场资本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