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表扬之外,真的给了顾霆选择的机会。
在回信上写上农场的名字,顾霆看着姐姐、姐夫,眼里依旧带着不可置信。
“你再嘱咐顾霆一下,我去给他准备行李。”
这时候有了抉择,就要雷厉风行一些。
顾霆这次下去,东西带多少是其次的,主要还是要带钱票。
从基层做起,就是工作,不是管吃管住的下乡。
挣多少多少,基层的工作,对于顾霆这样的子弟来说,就是天然的磨砺。
好在工作的地方是农场,不虞顾霆在下面饿的营养不良。
这些钱票,多半还是给顾霆准备好,下去笼络人心用的。
顾霆有人护着,其他人可没有,危难时刻拉一把,也是聚集盟友的手段。
因为之前有过挑头下乡的,顾霆的做法虽说新颖,但也不是首创。
并没有被大肆的宣传,他们这批人,就在几封信件的交往中,悄默声的去下乡了。
顾霆是首倡,不少精明的选了在顾霆的附近下乡,有关系的更是直接选了顾霆所在的农场。
送走了顾霆一行人,大姐大顾一舟也松了一口大气。
家里两个弟弟,一个去了爪哇,一个去了农场。
老爷子也适时的病休,现在要操心的就是陈家的二姐。
想着陈家二姐要去港城,顾一舟心里也是轻轻一叹。
都说不靠祖荫,现在看来还是需要的。
顾雷跟顾霆的前途差不多是光明的,而陈家二姐的前途,就要靠她自己去打拼了。
“冀生,小红这边,不能给她安排在外交线吗?”
想到自己的弟弟顾雷,顾一舟也就多问了一句。
夫妻档,现在也是很多的,别人可以,陈家二姐也可以的。
“看看她的做法再说吧。
我答应过二姐,不阻碍她的前途。
对她而言,去港城做研究还是不错的,出了成果,将来的结果也是不错的。”
对于二姐,陈冀生也没办法。
她跟顾霆一样是没有定性的,世界观不确定,有些未来说起来还是太早。
想到电脑、收音机、集成电路、芯片这些,最好的地方是目前还在草创期的硅谷。
太过详细的发展史,陈冀生也不清楚,但派人打听一下也就是了。
能人无非那么几个,找一个来港城,问题应该不是太大。
毕竟现在那边,还没有完善的风投机制。
这个草创期也是最容易埋没人才的时候,最顶尖的找不来。
第二梯队、第三梯队,也是绝对够用的,因为港城的厂子,要以挣钱为主。
收音机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?
“她一个女人出去,顶着一块事业,是很不容易的。
即使有人帮衬,事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。”
做了顾家几年的顶门棍,其中的酸楚,顾一舟清楚的知道。
想着陈家二姐将要遭受的磨难,顾一舟难免有些同情。
“方向是二姐自己的选的,或许她会乐在其中的。
过上几个月之后,环境太不适合她了,出去也好。”
陈冀生最想二姐能经历一些风雨,但她也确实不合适。
过早的经历风雨,对她的打击太大,还是港城更适合她。
有了顾霆这帮人做表率,有了一些老家伙的加入。
第一波的子弟下乡风潮之后,又起了几波,这些都是有见识的。
知道形势有些严峻,先下乡试试水,或许风浪过了很快就会回来的。
这样的场面,也是陈冀生所欢迎的。
当然现在出走的,多半是中下层的子弟。
留在四九城前途无望,下乡搏一把,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路子。
中高层跟顶级的子弟,走的还是极少的,无论是爪哇还是下乡。
对许多人而言,跟流放差不多。
圈子里,瞧不起顾霆跟孟晨光的大有人在。
但是其中的许多人,到了夏天可能就嘚瑟不起来了。
到了那时候,只怕想跑,也没有机会了。
对于这些人,陈冀生也不怜悯,机会摆在了他们面前,抓不住,又能怨谁呢?
掀风浪这样的举动,也是陈冀生最后一次做了。
接下来再做就不合适了,乖巧的趴着,跟梗着脖子硬干还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仗着自己的依仗,陈冀生只要以后趴活儿做的好,没什么人会来招惹他。
因为陈冀生之前呲过牙,不顺了就掀桌子,这样的货色,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,都是忌惮的。
朋友要维护他,敌人要跟他拉开距离,桌子就一张。
掀翻了自然会砸着人的,陈冀生无心仕途,掀桌子的动作,随随便便就可以做。
但朋友跟敌人不同,他们走的是仕途,要维护好桌子的平稳。
陈冀生这边掀起了风浪,领导那边自然不会忽视。
没多久,浅色中山装再次上门。
“领导说了,出发点是好的,但私心杂念太多,这一点不好。
电脑的事儿,领导也答应了,你二姐是搞科研的人才,出去是可以的。
家里两个小的,就不要继续往外走了,这样影响不好。”
听着浅色中山装带来的点拨,陈冀生无奈的点了头。
到底是烛照万里的存在,出发点一眼就可以看透。
顾霆的去向,未尝不是顺水推舟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