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的意思,陈冀生是听清楚了,但具体的细节还是不怎么清楚。
胡生那边行事,大多还是要按照之前的计划,以及鬼佬银行家们的指导。
得知大洋彼岸的具体情况之后,陈冀生这边也有些挠头。
这样硬打硬拉的战法,算是股市上通用的套路。
胡生他们来势汹汹,加上有大趋势在手,事情做起来也不算太难。
但这么做,也是很招人恨的,胡生所说的要用自己教他的战法。
恐怕是港城这边的高参团给的主意,硬打硬拉引华尔街的财团资本入局,收割最顶级的资本。
这样的高端局一旦开始,结果不是血赚就是血亏。
实力上有鬼佬银行家们的支持,胡生那边并不差。
让陈冀生挠头的是,胡生他们会不会将鬼佬的资本也算计进去。
依照老祖宗的规矩,设局就会面面俱到,以退为进引两方的资本入局,同时进行收割。
胡生他们未必不敢做,一旦做了,事情就麻烦了。
在陈冀生看来,收割鬼佬资本是不明智的,但愿胡生他们,能在大笔的盈利面前,保持好本心。
算计了鬼佬资本,即便能回来,也是不好受的。
想到这一点,无奈的陈冀生,又给胡生打了电话,着重提示了这样做的风险,这才挂断了电话。
陈冀生原本的计划,是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,让胡生猫在大洋彼岸,悄无声息的让资金翻倍。
显然鬼佬银行家的参与,让原本应该静默的行动,变成了公然的土匪破城。
资金量没问题,大趋势也没问题,细处的招法,陈冀生说的虽然粗糙,但也领先了一甲子,属于首创。
血赚是没有问题的,但华尔街那边的态度,也值得深思。
鬼佬这边跟华尔街也不是一路人,说是死对头也是可以的。
胡生显然是被鬼佬的银行家们,当做屠刀来用了。
两边分属盟友,有鬼佬们罩着,安全应该是无虞的。
胡生在大洋彼岸开战,而且战法极为生硬,与强取豪夺无异。
华尔街那边的资本必然是要报复的,港城股市,以后就要多灾多难了。
如今的金融制度并不完善,鬼佬可以随随便便的去大洋彼岸。
大洋彼岸的热钱,也可以随随便便的来港城。
有鉴于港城股市的制度不完善,陈冀生也在想着是不是可以在港城这边做上一局。
港股这边也有些野蛮生长的意思,虽然逐渐的正规,但还是鬼佬们的韭菜地。
想着清末民国的一些股市大案,陈冀生手里的笔也开始不断在纸上跳动。
彼此收割而已,股市上的收割,哪有直接骗来的快速?
接下来的几天,陈冀生一边筹划工业布局,一边听着胡生那边的战报。
一套套生硬的拳法打完,一个个发展良好的股票成为股市上臭狗屎。
鬼佬跟华尔街生硬的一战,有备而来的鬼佬们,显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。
胡生这边也赚的盆满钵满,最初的本金,已经开始准备返程了。
这些本金一是为了保本,二是为了打太古的闷棍。
通过本金的流转,陈冀生这边也能大概的估算胡生那边的形势。
现在胡生那边有些慌了,赚的太多,鬼佬那边也是杀疯了。
可华尔街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。
节节败退,有可能就是圈套的开始。
再次与胡生电话沟通之后,陈冀生的建议是跟鬼佬们摊牌。
用这么生硬的打法抢劫华尔街,这是在触及金融资本的命根子。
一旦双方杀的兴起,胡生他们很有可能成为鬼佬们的替罪羊。
有些时候,保持不住默契了,就必须摊牌。
想着胡生之前的谋划,陈冀生这边也认可了他们给双方下套的想法。
但资金量要有限制,不能将双方通吃了事。
同时陈冀生这边也安排胡生派人,以最快的速度接触老山姆。
老山姆是军情局出身,有做政客的根基。
如今在大洋彼岸获利颇丰,鬼佬们又杀的兴起,胡生他们必须要在当地找靠山了。
而被投资人老山姆,正是最好的纽带。
如今的大洋彼岸属于战时状态,军情局一系是有着绝对优势的。
有老山姆牵线,胡生出资,资本找个靠山也是轻而易举的。
捞钱之旅,因为战况激烈,也需要提前结束。
双方金融资本搅起旋涡是没有方向、趋势可言的。
一旦陷进去,主场作战的华尔街金融资本,有天然的优势,只怕鬼佬们不是对手。
胡生摊牌,也是对鬼佬银行家们的最后提醒。
综合实力上,鬼佬们是不如华尔街的,硬战必败。
胡生赴美是捞钱之旅,可不是陪着鬼佬们再现荣光的。
收获远大于预期,但绝大部分资金,恐怕短时间之内很难返回港城。
摊牌之后,鬼佬们必然会刁难胡生的。
如果老山姆这条线得力,胡生他们或许可以带着一部分资金回归。
如果胡生能联系上华尔街的银行家们,那这趟赴美捞金之旅,就是完美的。
地产集团也会有真正的金融靠山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