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资金也确实是个问题,你有主意不说,我们也想不到不是?”
话已经说到这里了,虽说老钟不想粘包,但眼前的陈家小子明显是有主意的。
不听一下就莽撞的上去汇报,弄不好还要回来问计,那他的老脸可就没处搁了。
“哪个单位想要,就让哪个单位派出可靠的人手。
前期的侦查,中期的对抗,后期的转运,都要他们自己负责。
成功了,就去津门领物资。
失败了,那就啥也别说了,自家的本事不成,吃屎也没热乎的。
练兵要无处不在的,爪哇的城市巷战,参谋部那边研究的怎么样了?
这不就是一下现成的实践机会吗?
通过这样的练兵,不仅可以检测兵员的素质,带兵的也是一样。
这点小事儿都做不明白,还是让贤好了,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废物,咱们也养不起。”
陈冀生大略的说法,让老钟眼前一亮。
但随即又安稳了下来,这陈家小子不能以常理度之,八百个心眼子,都用在算计人上面了。
仔细的想了一下,里面果然有好大一个陷阱。
精简,可不死儿戏,现在这个时候精简,很容易出乱子的。
以物资为诱饵,看似在筹款练兵,实际上却是对一线指战员的检测。
捞着物资的自然没事儿,那些有了名额却捞不着物资的,势必要被精简的,这活儿干的真阴损。
“冀生,这事儿我是真决定不了,等汇报结果吧!
你小子是真阴啊!
一石三鸟的手段,可是让你玩出了儿。
你要知道现在的形势之下,精简绝对不是什么好法子。
一旦让人知道,你是始作俑者,风险有多大,你要考虑清楚。”
听了老钟的提醒,陈冀生只是翻了一个白眼,这段时间根本没有用兵的机会。
精简是必然的选择,越早越好,这只是他的尝试而已。
能推动大势,自然是好的,推动不了,以后自然有人会去做的。
“钟伯伯,这是最好的筹款路子,你最好让他通过。
不然损失的只能是咱们一方。”
津门秘密仓库里的东西,大都是目前紧缺的物资,军械更是战术级的物资,东南一带可是急需的。
国内求稳,国外求乱,一步步落子,陈冀生这边算是有一搭无一搭。
有结果就上去捞一把,没结果就静坐看戏,只要港城那边平稳的发展,他最大的后路也就有了。
至于老钟的汇报,能不能影响决策,对他而言只是随意落子,有没有结果无所谓的。
成了,省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,不成,按照原路走就好。
“我明白,我也赞成。
但还是得等汇报结果的。”
老钟的回复中规中矩,陈冀生也坦然接受,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最近的一些琐事。
老钟这才带着秘密仓库的钥匙离开四合院。
“冀生,为什么喝彩城堡可以随便交易,津门的物资,你就要手续呢?”
一直旁听的顾一舟,合上手里作为旁听道具的书,有些不解的问着。
“特殊物品有特殊的交易方式。
大宗的物品,归根结底就是商品。
商品投入市场,必然影响原有的商业秩序。
或许在咱们看来这是好事儿,但对于一汽而言,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。
往小里说,这会影响一汽的销量。
往大里说,如果因为销量受挫,影响了一汽的发展,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?
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。
这时节,落脚点是关键,立身不稳、自身难保,还谈什么做贡献。
这世上是不乏聪明人的,我玩的就是灯下黑。
那些人想破脑袋,也想不出你爷们的手段。
想不明白势必要探究一下,与其让他们有闲心思探究,不如打乱他们的立足之基。
人人寻求自保的时候,谁还有心思关注我的灯下黑呢?”
浑水摸鱼的原理,陈冀生清楚的很,津门仓库这一招棋,多少有些行险了。
在可与不可之间,陈冀生选择了风险最大的做事方式。
原因其实很简单,无非为了发展二字。
让军事单位获取物资之后,淘汰一批原有的车辆回馈地方。
同时借用物资获取的方式,进行初步的精简,也可以减少一大块的投入。
此消彼长之下,许多人都可以透一口气了。
至于截胡那批非正路的所得,也是必须要做的,不能让那些做了恶事的人,还有机会获利。
这是陈冀生不允许的,他见不得这些,也有能力搅乱他们,出手也就是必然的选择了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