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诉缘由
夜已经深了,丞相又在处理流民之事,要去哪里找呢?
但皇帝发话,宫人们不敢不听。
他们忙四散去找张叔岳。
谢清韵坐回椅子上,闭起眼,不愿再继续看折子了。
天僧原本闭着的眼这会儿却睁开来,他起身走过去,捡起被谢清韵扔在地上的奏折。
只消一眼,便看得出令谢清韵大发雷霆的原因。
因为丞相在折子里指出,女子自古以来只需相夫教子,并没有能力参与科考。
在这一条的下面,丞相又写:陛下也应尽快纳夫,传位皇子,保证皇室血统传承。
天僧抬眼向奏折里批判的当事人看过去。
此刻虽夜色深重,长乐宫里却是灯火通明。
甚至可以清晰看见谢清韵眼下的一圈淡青。
这几日政事繁重,她怕是未曾睡过一个好觉。
天僧想了想,将折子收好放回桌上。
响动细微,但谢清韵还是睁开眼来。
她眼底怒气未消,这会儿盯着天僧,眉眼染上几分凶,天僧不由得顿了顿脚步。
“佛经里曾记载,有位名净光的天女,下凡为帝,教化众生。”天僧缓缓开口。
“与她随行其他天女,亦分散各地为官,等待机缘,以修成正果。”
谢清韵没想到他会主动和自己说话。
但是听见这句话,态度和缓了几分。
她知道这和尚是在给自己借口。
她信不信不重要,丞相信不信也不重要。
天下百姓信了,女子便能正名。
只不过这个方法她并不需要。
与其说不需要,也可以说是早就用过。
当年她登基为帝,群臣反对,百姓亦曾把那些年的全部天灾一股脑算在她头上。
说是女子登基,惹了天怒。
她那时候当然是尽全力散播消息,制造天象,努力证明自己有资格做皇帝。
不过到后来她就发现,还是杀人更好用。
能动手就动手,不用那么多废话。
人都懂趋利避害。
他们一时被吓退后,等时间一久,就会发现生活还是那样,没有因为谁登基而发生变化。
生活的顺遂,比什么天象传闻都管用。
所以谢清韵没有回答天僧提出的建议。
只是道:“高僧今日还是先回静心殿去吧。”
天僧沉默片刻,却没有急着离开,而是开口:“可否问陛下一个问题?”
谢清韵眼都没抬:“什么?”
“为何要准许女子参加科举?”
听见这个问题,谢清韵有些迟疑。
思索了一下,才道:“这是朕母后的愿望。”
她从小便总听母后提及此事,后来自己做了皇帝,更是进一步感受到了这世界对女子恶意。
所以她很早以前就下定决心,有朝一日定要改变这个男尊女卑的现状。
她想过该如何用铁腕的手段制服那些不听她话的大臣。
但她没想过丞相会亲自出面反对。
谢清韵眼睛眯起来,透出一丝杀意。
又很快被她压了下去。
不行不行,那个是不能杀的。
看见左右为难的谢清韵,天僧露出一抹笑意。
不过那笑意如昙一现,很快消失了。
他温声提醒:“丞相的目的,并不是与殿下为敌。”
“而是维持朝堂和国家的安稳。”
更改科举,毕竟涉及到读书人。
而读书人,恰恰是最会鼓动人心的一群人。
本来这群人就因为女帝残暴,而不愿入京为官。
如今科举改革,更是将原本只属于男人的利益分了一半给女人。
纵使谢清韵手腕严酷,也难保民间不会怨声载道。
所以丞相的反对,虽然惹人生气,却有一定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