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际上,这些作品,也绝对是飞讯精挑细选而出的,所以质量可以保持在“还可以”的这个基准线上,主要就是因为李景霖在旁边.
不然,这一千四百多首,起码有一半,得是复制粘贴或者拼凑魔改的作品。
面容来看,不似在开玩笑。
但李景霖想要让两人知道的便是,作为音乐人,要做的不是与其对抗,但更不是默认这样的模式,并且顺从。
商业价值极高,艺术价值也不低。
你说好听,他说不好听。
但这数量实在是太多了。
罗经理的一句话。
罗经理也是讪笑了一声,没有当真。
“这第一轮的筛选持续两周的时间,公司资源里的一些边角料,会用来推这些作品。”
事实上,能像李景霖这种火起来的方式,放在行业内,才是不常见的。
“霖哥,看这样的运作真的有用吗?”
讲道理。
而且,火起来的持续度,相比以往唱片与cd的时代,也会短平快许多。
更何况,两人也绝对是见过世面的人,在对待夸赞的时候,绝对算的上是人间清醒。
但前列还是有的,质量水准相对在线。
“罗经理谬赞了。”
如果产生了敌对,反而不利于音乐的发展。
而罗经理很快便安排起了下一步的内容。
倒也不是觉得这模式有什么问题。
是的。
许欣和刘晨阳惊了。
在李景霖离开以后。
接下来。
大量无用信息中,观众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有限。
“不怕,如果真的不行的话,要么他一直刷到结束,要么后面还是会被淘汰,至于会不会抢占资源,问题不大,一部两()
部作品而已,公司损失的起。”
许欣和刘晨阳的表情有些复杂。
“好的霖哥!”
许欣和刘晨阳便开始参观基础工作。
绝大多数的作品.
其实还是从一些独立制作人手里收的。
“刚好,两位,我们最近有一轮新作品要进行运作,两位刚好可以参与进来。”
推广量并不高,曝光率也不高,纯粹胜在一个广度。
就好像这一轮的运作,仅仅是歌曲的成本投入,就在大几百万。
不过,在当下的市场里,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火的。
无论是商业,还是艺术,太过关注某一点,都是有着严重问题的。
“这两位就是高徒?两位真是一表人才啊!”
“李先生,久闻大名,终于见面,名不虚传。”
很快。
李景霖点了点头。
不如直观的看数据。
无论是知名画家,作家,或是圈内一些一线顶流常青树的歌手。
“在这两周,我们大概只会选择其中8到12首左右的作品,有的时候会更少,有的时候会更多。”
质量上不至于很差,还过得去,起码不算是粗制滥造的工业流水线作品。
有些东西,知道归知道,见到了还是会震惊。
相对来说,配乐的运营是复杂一点的,流行音乐运作更简单,不过,也因为更简单,所以花样更多。
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。
许欣和刘晨阳开始了认真的学习。
如果说,这流行音乐的运作,和两人平日里的工作,有什么不同?
那便是质量与数量比。
是的。
直到两周结束后的数据统计中,许欣和刘晨阳见识到了大数据的恐怖。
附加价值是完全不同的。
这一千多首音乐,分着批次分着组的冲击着各种媒介。
他们的作品,是有不小一部分,具备双面价值的。
许欣和刘晨阳点了点头。
但真的很好用。
和作品无关,创作者本人也不会被任何人在意。
唯一在意的是数据。
在古典界里,数量是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的东西。
事实上,这在某种范围上来讲,是一种最有效的筛选方式了。
不然,投入的资源只会更多,而且以音乐作品本身的主观感受为评判的话,将会更不公平。
所以,靠堆量来碰运气,对音乐的筛选交给市场,从商业模式讲,这是最好的方式。
李景霖倒是看了一眼罗经理。
虽然吧,这样的商业模式,槽点很多。
结合来看,找到更合适的方式,这是最简单的。
人家营销走的是另一条路,营销的是以偶像本身为商品主体的一种养成模式,什么唱跳,演戏,那都是附加的人设项目,根本就不重要。
几千块钱的一首歌,一次会收取很多。
当然,两人也更是知道。
真正激烈的厮杀,还在更后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