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赣州开府 会商匪情
王阳明正月十五抵达赣州。在赣州西津门外的水西驿站接官亭前,迎接王阳明的队伍冠盖云集,来的有江西省按察使司驻赣州岭北道兵备副使杨璋、江西省布政使司驻岭北道参议黄宏、守备南赣二府以都指挥使体统行事的指挥使郏文、赣州知府邢珣、南安知府季、赣州卫指挥使冯翔、赣县知县宋瑢,以及福建汀漳道、广东南韶道和惠潮道、湖广郴州驻南赣巡抚衙门的代表。巡抚衙门在西津门里稍微靠南一点的位置,在知府衙门的西南,与兵备道道署衙门比邻。
打发走迎接的官员人群,稍事休息,王阳明在巡抚衙门礼房书吏的引导下,由王祥陪着在巡抚衙门内外散步,熟悉周边环境。
晚上,王阳明顾不上欣赏元宵节的灯会,在后堂阅读一段时间以来衙门里积压的各地上报文书。
第二天,巡抚衙门正式开门办事。王阳明端坐中堂,岭北道兵备副使杨璋、岭北道参议黄宏、岭北道守备指挥使郏文、赣州卫指挥使冯翔、赣州卫指挥佥事余恩、赣州知府邢珣、南安知府季、会昌千户所千户郭璞和信丰千户所千户林节、赣县知县宋瑢,文官在东,武将在西,十位文武官员,分坐两列。
王阳明接受过大家的到任祝贺后,开门见山地说道:“今天还算元宵节,虽然是节日,各衙门并没有张灯结彩,大家都知道为什么,我们想安生,土匪不让我们安生。就现在这个时候,福建和广东两省官兵,一直在大帽山围剿土匪。福建上万官军人马,从去年七月开始,一直驻扎在山里,在等候广东军队的夹攻合围。去年,广东军队却被拖在广西府江,在府江剿匪。南安境内邻近湖广的土匪,我们在等待湖广军队的夹攻合围,湖广军队却被拖在贵州偏桥,在偏桥平叛。我们在重兵保护的府城里,虽然没有心情过年,但也没有生命之忧;可在各乡各里,缺少城墙和军队保护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呢,他们天天过的恐怕是提心吊胆的日子。土匪要过年,免不了要大肆抢劫;江西和广东的土匪,为了策应福建的土匪,这段时间会更加频繁地四处烧杀;本院估计,土匪已经知道本院到了赣州,为了迎接本院,他们也要更加猖獗一段日子。土匪不灭,民无宁日;土匪不灭,我们这些主政一方的朝廷命官,也不会有安生日子。衙门中堂门匾上的‘肃清’两个字,是朝廷设立南赣巡抚衙门的用意和目的。肃清土匪,清净地方;肃清吏治,清净官场;肃清军纪,保护一方。眼前的头等大事,就是要尽快地、干净地肃清土匪。要肃清土匪,首先要有三个重要保证。一是摸清匪情,这是情报工作;二是兵强马壮,这是战斗力;三是我们有多少粮食,俗话说‘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’。本院初来乍到,急需摸清这些情况。岭北道杨兵宪,你介绍一下南赣地面的匪情。”
杨璋向上一拱手,说道:“启禀王都宪,下官从正德七年开始,在江西参与剿匪,后来回家守孝三年,今年刚刚复任,对匪情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。据下官所知,南安府的三个县,县县都有匪巢,几乎是匪巢连匪巢,大匪巢三五百人,小匪窟三五十人,主要盘踞在左溪、横水和桶冈三个地方,有贼众约八千人。大贼首谢志山,自号征南王,手下大小贼头都封有都督、总兵称号。南安南边是广东乐昌,西边是湖广郴州,三省三地的土匪互相勾结,祸害三省。赣州府境内土匪集中在龙南县。龙南县南接广东龙川县。龙川县的浰头盘踞着池仲容一伙土匪,有五千贼众,是龙南县土匪的靠山,这伙匪徒时常流窜赣州信丰、龙南、安远等县。对浰头这股顽匪,江西、广东和福建三省,已经先后夹攻合围过三次,都没有除根。这股土匪东与闽粤交界的土匪勾结,西与南安左溪、桶冈、横水的土匪勾连,东西互相呼应,最为狡猾。十几年来,他们攻打、洗劫、焚烧州县,最为嚣张。王都宪,下官目前所知道的匪情就这些。”四十岁出头的杨璋,穿着正四品官服,中等身材,不胖不瘦,四方脸膛,一双眼睛细长,眼神寂静中含着机警,人很精干。
都是初来乍到,王阳明虽然觉得情报工作做得不细致,却并没有不满意的表示,他点点头,亲切地说道:“杨兵宪,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百胜。匪情要继续搜集,要详细到细节,详细到哪座山峰、哪个洞口,有多少匪徒,进攻路线,周围地形,可能的逃窜路径,也就是堵截的地点都收集齐备。另外,大贼首多大年龄,什么出身,什么性格,因何为匪,做匪多少年,有什么亲戚,有什么朋友,是死不改悔还是一时糊涂,能不能招安。二贼首,三贼首,四贼首,是狡猾还是顽固,下面有多少死心塌地的匪众,有多少被迫胁从,是外来流寇还是土著刁顽。这些信息都要有。”
杨璋仔细听完,拱手说道:“下官遵命。”
王阳明扫了一圈西边的几位武官,最后目光停在指挥使郏文身上,问道:“郏都指挥使,你介绍一下南赣的军队情况。”
郏文三十多岁,世家出身,个子不高,却很敦实,一张粗糙黝黑的脸圆鼓鼓的,小眼睛亮晶晶的,一看就是在太阳底下摔打过的。郏文起身抱拳,说道:“回禀王都宪,南赣两个府境内,驻守有一卫三所,分别是赣州卫、信丰千户所、会昌千户所、南安千户所。每个卫满员兵额应该是五千六百人,每所满员兵额一千一百二十人。但是现在逃兵多,都不足额。具体情况,请冯挥使给您汇报。”
郏文身穿正三品的官服,补子上绣着老虎的图案。
王阳明点点头。冯翔抱拳说道:“启禀王都宪,赣州卫全卫共有十九员指挥,全卫下辖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五个千户所,一共有正军和军余四千七百八十七人;经常操练能出兵打仗的,有一千三百四十四人;分散在赣州各地的屯田军兵,有两千七百六十九人;另外有六百七十四人是运军,专职往南京运送税粮。五个千户所,分别驻扎在赣州城的五个城门内外。”
军余是军人的兄弟或者儿子。
冯翔四十多岁,清瘦,留着一撮稀疏的胡子,像个读书人。
王阳明年轻时一直醉心于军事,对军队卫所的情况有些了解,知道军官靠世袭,不是靠本事,军户军人也是世袭。当兵的靠种田吃饭,比农民还穷,不少人会逃跑,不愿当兵。听到赣州卫正常操练能打仗的只有一千三百多人,他还是有些吃惊,他知道剿匪不能靠军队。王阳明对冯翔说道:“冯挥使,兵不在多而在精,将不在勇而在谋。安排明天到大校场出操,本院要阅兵。”
冯翔一抱拳,说道:“下官遵命!”
接下来,信丰千户所、会昌千户所和南安千户所,各自汇报了自己的兵力情况。信丰所出操军人和军余七百四十一人,会昌所五百八十六人,南安所六百一十七人。
王阳明听过军队的情况介绍后,对邢珣说:“朝廷的军事政策一直是藏兵于民,全民皆兵。邢府台,三湖先生,你说说赣州府的情况。”
邢珣五十七岁,比王阳明早两届中进士,南直隶人,号三湖。他个子矮矮的,一张圆脸面相敦厚,眼神坚毅。邢珣拱了拱手,说道:“赣州十个县,包括各县的机兵、打手和各巡检司的弓兵,共有民壮五千二百多人。”
王阳明笑呵呵地说道:“手中有兵,心中不慌。三湖先生,听说你曾经只身闯贼巢,劝说招抚了大盗满总。本院实在敬佩!有勇,才能无所畏惧;有谋,敌人也能为我所用。”王阳明说着,向邢珣拱了拱手。
邢珣拱着手,说道:“王都堂过奖!现在满总还是赣州的剿匪主力。他很仗义。”
王阳明说道:“能招安一定要招安。土匪也曾经是良民,剿匪的政策是主恶严惩,惯匪必灭;胁从从宽,招为新民。惯匪就是那些屡抚屡叛的、罪大恶极的。除了惯匪,能不杀就不杀。剿匪不比抵御外寇,不能以杀人多少论英雄,安定是目的。”
王阳明看着季,问道:“季府台,南安府有多少民兵?”
季拱拱手,说道:“王都堂,南安三县共有民兵一千六百人。”
季浙江瑞安人,四十多岁,有些瘦弱和憔悴。
王阳明巡视了一遍文武官员,说道:“两府官军民兵,满打满算,已经是上万人的大部队了!留下守城部队,应该有不少于两千人的机动人员。关键是战斗力。邢府台,后天安排赣县民兵,在小校场操练,本院要检阅民兵的战斗力。”
邢珣拱拱手,说道:“下官遵命!”
王阳明对邢珣和季说:“要有战斗力,首先要让战士们吃饱穿暖。两位府台介绍一下各府的钱粮。邢府台先介绍。”
邢珣说道:“赣州十个县,编户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三户,人口十五万五千口,田地一万七千八百顷。全府总共三百四十个里,赣县和宁都是两个大县。赣县下辖六个乡,一共有一百一十个里,人口将近五万;宁都人口六万八。小县,像龙南和安远,每县只有五个里,龙南人口不到五千,安远人口五千出头。赣州地薄民穷,连年匪乱。每年夏税一千九百五十三锭,秋粮七万石,商税一万两千四百锭,人头税四十二万七千贯。上缴国库后,目前府仓府库存量有限,仅能供日常开支,打小仗还能支应一段时日,要打大仗,下官以为,只有寻求外援。王都堂!”
王阳明点了点头,看着季。
季说道:“南安一共三个县,大余县、南康县和上犹县,编户一万二千户,人口五万五千口。上犹一个县,只有六千来人口。全府田地八千零九十九顷。王都堂。”季哭丧着脸,继续说道,“您刚才也听杨兵宪介绍了,南安府三个县,县县闹土匪,三县合计,有八十多个贼窝,贼众八千多。另外,西有湖广桂阳县和桂东县,南有广东乐昌,府境内外,遍地贼窝。匪徒所到之地,像蝗虫一样,抢掠净尽,一座寨堡,一座巡检司,一座驿站,一座村里,地图上有这个地名,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,都被土匪祸害了。土匪到了富户抢粮、抢耕牛、抢女人,来到贫户直接抢人。现在他们成了国中之国了,征南王,都督,总兵,都指挥,千百户,有官、有旗、有印,他们征税征粮比我这个四品知府还要威风。去年,上犹县被土匪攻破,知县被绑;今年听说您要来南赣,土匪正在大肆准备,扬言要打破南安府城。王都堂,下官请您给南安加派援军!”
王阳明脸色凝重地听着,等季说完,说道:“疯狂到头是灭亡。土匪有胆下山,也省得官军爬山钻洞了。援军一定会派的,不仅仅守南安,更要进山去扒匪窝。季府台,这些土匪的来历,你知道吗?”
季说道:“最早是广东流窜过来的流民,后来有江西逃避徭役的逃户和逃荒的流民加入,像滚雪球一样,越聚越多。”
王阳明向季沉重地点点头,转向冯翔,问道:“冯挥使,赣州卫有多少田地?”见冯翔有些警惕的眼神,王阳明说道:“本院是想了解一下,你们的粮食能不能自给自足。”
冯翔不再紧张,说道:“国初时,朝廷给军人每人的份地是三十亩或者五十亩。赣州地少,每军合不到三十亩,还达不到最低标准。全卫一共八百三十顷地,暂且能够自足。”
王阳明点点头,对邢珣和季说道:“我们有多少兵多少粮,这是知己。哪里有闲地,可以开垦,可以增加收入;哪里有浪费,可以节约,这是减少开支。减少开支,就是增加收入。哪里有大家族,可以依靠;他们帮助官军,就是帮助自己。善用民心,处处皆兵。发现灾民饥民,及时赈济;赈济不及时,饥民就可能变成土匪。各县的民兵,是名副其实,还是徒有其名?练兵了没有?练得勤不勤?练得真不真?练兵了,就是兵,剿匪战场上就是战斗力;没练兵,或者敷衍应付,这是自欺欺人。这也是知己。知己还包括,县城有没有坍塌的,有没有损毁的,坍塌的要修筑,损毁的要修补、要加固。各要道的巡检司,寨堡坚固不坚固?没有寨堡的,加紧修筑。这是看得见的城墙。还有看不见的,我们衙门里自己身边这些人,有没有吃里爬外的?有没有土匪的耳目?我们要招安土匪窝里的人,土匪会不会拉拢衙门里的人?篱笆扎不牢靠,城池哪来的安全?”王阳明说着,看了看杨璋,再看看各位,继续说道,“打仗,我们可以用计,前提是一定要防间谍。各官要仔细审视自己身边的人。同时,我们要更细致地了解土匪的内情,要收买内线;外围要培养。我们要组建我们自己可靠的向导队伍。土匪一动,我们要了解动向;进山剿匪,我们要认识路径。内线和向导队伍建好了的话,静,我们就不会躲在城里被动挨打;动,我们进山,就不会两眼一抹黑。仗是靠大家打的,情报是靠大伙搜集的。杨兵宪,本院马上下文,你负责岭北道的催促落实,我们刚才说的这些,匪情、我方的详细资料,要求各道、各府、各州县衙门、各掌印官、各首领官,每官开列一份清楚明白的文书,尽量详细,匪情一定画出图画,详细标明方位路线。文书要根据敌情和我方情况提出自己的剿匪计划,这等于人人是军师,官官是剿匪的参谋。我们群策群力,选出最好的剿匪计划。期限一个月,不得拖延,不得敷衍。本院成文后,同时下发四省八府一州。在座的各位文武要员,以十天为限。各道都要选派得力军事人员,驻守巡抚衙门,及时联络沟通。好了,大家下午去巡视赣州城防,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大本营。”
下午,王阳明、杨璋、黄宏、郏文、冯翔、余恩、邢珣、宋瑢等一干文武官员骑马考察赣州城防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