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最新地址:www.22biqu.com
笔趣阁 > 王阳明(全集) > 第90章 总结初战 申请令牌

第90章 总结初战 申请令牌

第90章 总结初战 申请令牌

五月初八,王阳明回到赣州,立刻召开会议,总结漳南剿匪战的经验教训,部署、应对江西和广东严重的匪患。参加会议的有杨璋、黄宏、郏文、冯翔、余恩、邢珣、危寿、宋瑢等。

看到王阳明步入中堂,杨璋等纷纷起身拱手,齐声说道:“恭贺王都堂漳南剿匪旗开得胜,恭迎王都堂凯旋,坐镇南赣,督剿悍匪!”

王阳明招呼大家坐下,沉静地说道:“承蒙朝廷圣德,漳南剿匪,侥幸获得成功,十几年的顽匪,三个月内被剿灭。漳南剿匪的胜利,还漳南百姓以安宁,也让我们看到了江西和广东剿匪的希望。这是好的一面。远离战场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胜利的光芒,亲历战场的人,可能看到的更多的是问题。发现问题,吸取教训,才有利于未来的剿匪事宜。本院曾经说过,闽、赣、粤、湖广四省东西匪患,漳南土匪只是下肢,匪患的源头在南安三县和湖广的桂阳、桂东,龙川的浰头是心腹。现在可以说是已斩其两肢。漳南詹师富和温火烧的灭亡,会让赣南的谢志山、桂阳的龚福全、乐昌的高仲仁、浰头的池仲容等贼首兔死狐悲,他们可能会变得更狡猾。杨兵宪,你把三个月来各地匪情简要地通报一下。”

杨璋说道:“漳南剿匪战进行时,各处土匪变得比往常更加猖狂,四处抢掠烧杀。王都堂在漳南时,敝道疲于奔命。但是还是出了不少漏洞,很惭愧。”杨璋说着向王阳明拱手,再向各位拱手,“敝道现在把这三个月来的主要匪情汇报一下。据南安府南康县呈报,三月,上犹贼首谢志山勾结乐昌贼首高仲仁,纠合两千匪众,攻打南康县城;同在三月,赣州府龙南县呈报,浰头池仲容纠集三千匪众,攻打王受总甲寨所。以上是两次大的匪乱。”杨璋手里拿着一沓文件,“匪徒四处抢烧,抢劫大户,掳掠人口,牵人耕牛的事,几乎每天都有。王都堂,正月,巡抚衙门下发通告,要求各道各府各县,详细统计匪情,描绘匪巢地理位置和进出路线等项,目前南赣各县已经统计上来,南安府南康、上犹、大余三县,小贼巢不算,大贼巢就有三十余处,出了名的大贼首有谢志山、谢志海、谢志全、赖文英、赖文聪、蔡积昌、蔡积庆、陈曰能、蓝天凤、蓝文亨等,贼众八千余。赣州府境内主要在龙南县,大贼首有黄秀魁、黄万山、黄秀玉、黄积秀、赖振禄、钟万光、钟万贵、钟万璇等。龙南贼众一直依附于浰头大贼首池仲容。浰头贼众主要抢掠赣州信丰、龙南、安远等县,所以敝道把这两处贼众统计在了一处,共有贼众五千余。王都堂在漳南时,敝道代为接收各地的呈文,据湖广郴桂兵备道副使陈璧呈报,郴州五县有贼众四千余;据广东岭南道兵备佥事黄昭呈报,乐昌高仲仁贼众两千余;据湖广桂阳县禀呈,该县县境四周都是龚福全的贼巢。王都堂!”

王阳明平静地说:“各位,我们面临的匪患是很严重的,与匪患相比,我们目前现有兵力很薄弱。匪患一日不除,百姓一日不得安宁。剿匪,一在兵强马壮,二在粮草充足,三在谋略得当。黄少参,钱粮之事筹划如何?”

黄宏一拱手说道:“王都堂,各府县官仓存储稻谷绰绰有余,商税和盐税,按王都堂的安排,敝道已经谋划得当,形成呈文,只等巡抚衙门上奏朝廷批准了。”

王阳明点点头,说道:“好!漳南道还有一万多两军费银可以借用。下面说一下兵力和谋略,本院结合漳南道剿匪的经验教训来谈。余挥使!”王阳明看着余恩,“这次漳南剿匪,你有什么经验教训?”

余恩一抱拳说道:“说到经验,只能从王都堂谋略上总结,一是扬言班师,麻痹土匪;二是子夜突袭,乘其不备。卑职实在是佩服!”

王阳明平静地说道:“说教训!”

余恩说道:“说到教训,我们赣州卫军参加的是外围堵截,这个……这个……卑职以为,土匪太过强悍,太过矫捷。我们卫军……卫军,就像……就像……就像老牛上山,撵不上,捉不住,土匪像泥鳅一样滑溜,像豺狼一样凶残。卫军……我们卫军,不少是屯田种地兵,还要好好训练,好好训练!”

郏文和冯翔不满地看着余恩。余恩尴尬地脸红着。

王阳明说道:“好!余挥使总结得好。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,就可以称得上贤人。知耻而后勇!漳南剿匪战场上,余挥使派给本院一个总旗当亲兵,护卫本院,战场上本院很放心。今天听了余挥使的总结,本院对卫军有了信心。危节推,你总结一下发现的问题。”节推是对推官的雅称。

危寿看了看邢珣,邢珣温和地对其点点头。危寿说道:“王都堂,各位大人,下官跟随王都堂,统领兴国和宁都两县的五百民壮,参加漳南剿匪。王都堂让下官说问题,”危寿再次看了看邢珣和杨璋,看到的是两个人微笑的鼓励,危寿说道,“两个县民壮,来自各个乡村里都,互相很陌生,下官与他们也不熟悉。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,一是命令贯彻不到每个人。其原因,下官认为,各县指定的带兵义官、总旗、小旗这些头领,选拔的标准是哪个大户家族人多,这一家就推出来一个头领。恕下官直言,这个……这个……就是不少头领,根本不是领兵打仗的料。”

王阳明微笑着说道:“说下去!”

危寿说道:“俗话说,这个……这个,”危寿再次看看邢珣,接着说了下去,“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。下官德薄技浅,这也是一个原因。不少总旗、小旗这样的头领,下官以为,如果拿包包子来比喻,”危寿绞尽脑汁,“各个民壮就好比包子馅,头领、义官就是包子皮,包子皮不好,有漏洞,那包子馅就成了一盘散沙。下官以为,小旗、总旗、义官、头领,一定要选人得当。”危寿发觉王阳明和邢珣一直点头,就接着往下说,“二是民壮之间配合不好。就像猎户围猎打狼,配合不好,就露出了破绽,土匪就能溃围逃窜。这个是有例子的。下官失职!下官失职!”危寿继续说道,“要配合好,必须互相熟悉,熟悉了才能生死与共;必须严明号令,纪律严明,才能形成战斗力。”

王阳明道:“说得好!发现问题,才能解决问题。一支军队和一个官员一样,要勇于发现自身的问题,能够发现和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,这是贤人标准,勇于改正自身的错误和不足,这是圣人标准。一点一点地发现,一点一点地改正,好军队和圣贤官员就是这样磨炼成的。护短隐恶,就像身上的暗疮,捂住盖住,时间长了,脓包就烂了。危节推说的这两个问题,本院在漳南也曾听福建带兵官说起过,要剿灭顽匪,自身必须过硬。本院已经考虑多时,队伍训练,关键在于攻守和行进纪律;队伍的统领,关键在于职责分明。为此,民壮队伍要重新编练。本院先简略地谈一谈思路,下一步,危节推会同宋县侯、赣县主簿周鉴,在赣县民壮中先行编练。然后,杨兵宪!”

杨璋一拱手道:“下官在!”

王阳明接着说道:“赣县民壮编练成形,迅速推广到岭北道,推广到四省八府一州。重新编练的内容主要有三条。第一条,这个我们以前已经多次强调过,就是号令严明。号令一出,赴汤蹈火在所不辞。号令上下贯彻,队伍如同一人,一声号令,千万人同一个步伐,千万人同一个声音呐喊,千万人就汇成了排江倒海的气势,就像每年八月十五钱塘江畔惊天动地的钱塘潮,具有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威力。别说是剿灭一两千土匪蟊贼,就是要他们移山填海,只要人心齐,也照样做得到。在漳南剿匪战中,出现有指挥和县丞不听号令、不遵方略,因为几个人的失利而影响整个战局的例子。这就好比人的身体一样,身上某一处气血阻塞不通,整个人都不得顺畅安生。为此,本院将上奏朝廷,申请加强指挥权,申请战场直接赏罚的权力。第二条,民壮队伍各级将领的选拔,不论资格,不论出身,不论贫富,凭实力选拔任用。第三条,实行兵符制度。队伍组织结构重新编制,废除总旗、小旗制度。设置从低到高的架构:最低一层为伍,每二十五人为一伍,一伍选一个小甲为头领;两伍为一队,一队选一个总甲为头领;四队为一哨,哨有一个哨长和两个协哨;两哨为一营,一营有一个营长和两个参谋;三营为一阵,一阵设一位偏将;两阵为一军,一军设一位副将。头领选用,刚才已经说了,具体是小甲从伍中选,总甲从小甲中选,哨长从千户、百户和义官中选。副将有权罚偏将,偏将有权罚营长,营长有权罚哨长,哨长有权罚总甲,总甲有权罚小甲,小甲有权罚伍众。这样号令上下贯彻,全军团结如一人,必将士气如虹、锐不可当。编选后,每五人给一牌,牌上开列全伍二十五人名单,便于伍众互相熟悉。熟悉了,战争中才能结成生死同盟,这个牌叫伍符。每队配发两张牌,编立字号,一张牌由总甲掌管,一张牌本院收藏,这个叫队符。以此类推,每哨、每营各配发两张哨符和营符。剿匪出征和收兵,凭兵符听号令,防备有诈。杨兵宪、危节推、宋县侯,注意队伍编排时,要考虑到家族和亲情,不要拆散父子兵;头领选拔时,既要考虑亲族关系,也要考虑剿匪经验。黄少参、邢府台,南赣两府各县民壮轮班来赣州校场操练,要保障好后勤供应,加盖营房,让民壮睡得香,吃得饱,穿得暖。有情有义,有恩有威,是练兵和带兵之道。大练兵,大比武,人人成精兵,个个是好汉。各位,南安、赣州两府十三个县的民壮,境内的一卫三所的军兵,都要加强训练。根据漳南的经验,本院以为,不一定要兴师动众地三省围剿,精兵练成后,就像小孩子上树掏鸟巢一样,一窝一窝地掏。杨兵宪,有没有信心?”

杨璋迟疑了一会儿,低声说道:“练好精兵,自然有信心。”

王阳明说道:“好,本院先树这个信心。本院要向朝廷立这个军令状。”

属下们吃惊地看着王阳明。王阳明解释道:“掏鸟巢的方法和三省围剿比较起来,好处是,不劳民伤财,不急功近利;风险是,不像围剿一样,责任由三个省共同担着。掏鸟巢的战术,意味着一旦失利,领兵官就要责任自负。本院把话说在前头,杨兵宪、郏都阃、邢府台、余挥使、危节推,你们只管放心地干,出现问题,由本院承担。”

下午,王阳明封发两份奏疏,即《闽粤捷音疏》和《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》。第一份奏疏向朝廷报捷,第二份奏疏向朝廷申请赏罚分明和及时赏罚的政策。

报捷的奏疏,写的都是朝廷喜欢听的。对第二份奏疏,王阳明很慎重,他放下正要密封的信封,闭上眼睛,静静地坐着。王阳明权衡:向朝廷申请新政策,意味着要求朝廷改变现成法规,要改变成法,意味着对成法有批评。成法是太祖爷定下来的,批评成法,会不会被看作在批评太祖爷?王阳明睁开眼睛,拿起奏疏展开,他要再检查一遍。

写这份奏疏,起因于漳南剿匪战中的失利,对失职官员高伟等人的处罚。三月就上奏,到五月战事结束,处罚的圣旨还没有下来。奏疏中,论述了赏罚不分明和不及时的种种危害:对军队,士气和斗志激发不出来,士气敌不过土匪的嚣张气焰;面对悍匪,官府只好放下身段,招抚招安;土匪受招安,赏身份赏金银,等于是在鼓励百姓作乱,所以土匪越来越多,越来越猖狂,四省八府一州境内,从几年前的几千匪众滋生到现在的数万贼众。

这份三千多字的奏疏,有论有据,博古通今,层层递进,归根结底是两条请求,一是赏罚要及时,二是赏罚要分明。

王阳明看着奏疏,不时地点头,自言自语道:“战场需要决断权!”他点头,是因为奏疏中论述充分:剿匪战场,形势瞬息万变,机会稍纵即逝,如果有了权力,就不必事无大小,事事请示万里之外的京师,不必事事会商四个省的巡抚、镇守太监和巡按御史。要知道,这一圈官员一个个会商下来,土匪早就逃之夭夭了。有了权力,就可以随时捕捉战机,随时出兵剿捕,积小胜为大胜,就不必兴师动众三省围剿。三省围剿,惊天动地,三省官军集合到位,得半年时间,等官军到位,土匪早就躲藏到更远更深的大山里去了。

为了争取战场决断权,王阳明在奏疏末尾立下了军令状:如果有了赏罚及时的权力,如果有了军事民事自主的权力,自己若还不能成功剿匪,只有以死谢罪。

王阳明看到结尾处,自觉有些凛然。为了剿匪,自己破釜沉舟,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押了上去,值得吗?王阳明脱口而出道:“值得!”尽管声音很低,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,却说得干脆。真值得吗?真值得!王阳明心里再次确认了这个答案。修身、治国、平天下,不一直是自己人生的目标吗?自己修学修身几十年,为了什么?大丈夫,有了机会,不就是要造福一方吗?土匪猖獗,祸害百姓,任何一位圣贤也不会袖手旁观;三省围剿,兴师动众,拖延时日,同样是拖累百姓。为了消灭匪患,为了不因三省围剿而扰民,自己只有豁出去了。自己的权力仅仅限于赣州一座城池,四省各府各州还是直接归各省巡抚号令,就连二月浰头悍匪围攻信丰县城时,小小的五品千户和七品知县失职,自己都没有处罚权力。一位七品的巡按御史有权力当场处罚五品以下官员,自己这位佥都御史却只有建议权。在南赣巡抚这个位子上,剿匪就是自己的唯一事业。剿匪事业,需要全力以赴、全心全意。

王阳明没有立即密封奏疏,他还在权衡,不是权衡个人的利害得失,而是在思谋如何说服当权者。要改变朝廷现成的规矩,创新者认为是创新,保守者呢?会不会以为是标新立异?替皇帝看奏疏的内阁老先生们总喜欢说,祖宗成法不可变,抱着这样的成见处理奏疏,不是找成法,就是套旧例。自己要改变成法,如果被理解成了标新立异,自己被误会事小,申请不来权力,影响剿匪,损失就大了。圣贤做事出于公心,只要是公心,不妨动用各种关系。兵部尚书王琼是自己的荐举人,他荐举自己,纯粹是出于公心,自己根本就不认识他,连面也没有见过,更别说钱请托了。这样没有私心的人,一定会替自己做解释工作的。奏疏不方便说的话,是不是给他写封私信,说一说?

王阳明铺开信纸,给兵部尚书王琼写信。

晋溪大人:

明公学问政事举世称誉,晚生守仁,虽然无缘亲聆明公的教诲,却是仰慕已久。守仁诵读尊驾往日的奏章,总是击节叹服。尊驾的奏章,是非洞察秋毫,决断果敢刚毅,应对绝妙无匹,剖析透彻入微,学理正大光明,文风凛然,晚生受益良多。

晚生懂事以来,也见识过一些大臣公卿,有的也曾名冠京华。这些大臣公卿,寻常时节的议论,也有可取之处,但是一旦面临大是大非、生死毁誉,则难免心动神摇,站不稳脚跟,如墙头草,以求免祸。明公奏章中的浩然之气、沛然之辞、真知灼见,在这些大臣公卿文章中是绝对见不到的。

明公大异于常人之处,不显山不露水,晚生认为,这是明公的过人之处。守仁生来鄙视阿谀奉承之词,对别人来说是阿谀奉承之词,但是对明公又是恰如其分,比如古人说的社稷大臣、王佐之才、知大义守大节,这些赞誉也只有明公才能承受得起。

守仁不过一愚笨的病马,遇到了伯乐,才勉强奔走百里。漳南剿匪,十几年的悍匪,三月剪灭,守仁不过是认真执行了明公的锦囊妙计。守仁取得漳南寸功,对明公感恩戴德,不知此生如何报答。晚生只有祝愿明公,为了国事天下事,为了天道自然,保重保重!

晚生有一事,必须向明公解释说明……

(本章完)

『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.22biqu.com』
相邻小说: 北马秘闻 徐徐诱之 两京十五日(全集) 大江东去(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)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奇货套装(全八册) 狂人日记 小王子 法医秦明:遗忘者 藏天图志(民调局异闻录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