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最新地址:www.22biqu.com
笔趣阁 > 王阳明(全集) > 第129章 闯门拜访 感动张永

第129章 闯门拜访 感动张永

第129章 闯门拜访 感动张永

十月初九,王阳明献俘队伍抵达杭州。钱塘江上,献俘官军和张永率领的两千京军相遇,京军的大船上飘扬着“钦差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御用监太监张”的大纛。京军大船塞满了运河口,王阳明率领的献俘船队被阻留在了钱塘江上。

来杭州前,王阳明已经知道了大太监张永率领两千京军走浙江水路前往江西。大太监张永,在皇宫,在京师,在天下文武百官中,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。张永是诛灭刘瑾的功臣,可以说是天下很多遭受过刘瑾迫害的官员的恩人,自然也算是王阳明的恩人。刘瑾被剐后,张永成了最有权势的太监,其兄弟张容、张富都被封了伯爵。相对于刘瑾,张永算是一个正派人。张永的发迹,起于正德五年甘肃安化郡王朱真谋反,张永当时是平叛大军的监军,平叛大军走到半路,叛王已经被擒获。张永押送叛王和叛党回京献俘,等于是白捡了一个赫赫战功。王阳明打量着河面,但见窄狭的运河河道被京军大船堵着,他明白这是张永有意为之。于是,王阳明命令船队在钱塘江靠岸停泊,自己带人上岸交涉。

张永下榻在镇守太监衙门。王阳明找上门去。镇守太监衙门门前同样飘扬着“钦差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御用监太监张”的杏黄大旗,衙门口呈八字形站着八个锦衣卫校尉,领哨的是一位四品衔的锦衣卫指挥佥事。王阳明掏出手本,亲自走上前去,招呼指挥佥事道:“这位锦衣公,烦请通报一声,钦差提督南赣等处地方军务、巡抚江西王某前来拜访张公公。”

指挥佥事瞅瞅王阳明身上官常服补子上的孔雀图案,脸上堆着笑,一抱拳躬身说道:“请王中丞稍候!卑职这就去通报。”

过了一会儿,指挥佥事出来了,但他脸上没有了刚才的笑容,他冷漠地说:“张公公出去拜客未回,请改日再来吧!”

王阳明明白,这是张永拒绝见面。为什么不愿见面?不愿意见面为什么又不放开运河的通道?在广信时,司礼监太监张忠、安边伯许泰派人追要叛党回南昌,是承了正德皇帝的意,正德的意思,自然也就是张永的意思。王阳明盘算着,过不了张永这一关,就过不了运河,过不了运河,北京献俘也就无从说起。皇上已经在路上了,在草坪驿时就听说圣驾已经过了淮安,北京献俘是不可能了。叛党重犯已经出了江西,圣驾还有必要去江西吗?要劝阻圣驾,自己屡屡上奏,根本无济于事,如果能说服张永,说服皇上的心腹……

王阳明沉下脸,对指挥佥事说道:“本钦差押送谋反重犯抵达杭州,若有闪失,谁能负得起走脱钦犯的责任?烦请再去通报!”

指挥佥事脸上有些怯,再次进去了。

过了一会儿,佥事出来,苦笑了一下,一抱拳,道:“钦差大人,张公公说偶染风寒,不便见客。”

王阳明说道:“本钦差奉有敕谕,武官三品以下,有权军法从事。尔等不怕王法吗!”王阳明说着径直往门里走去。八个校尉看着指挥佥事,指挥佥事则看向了别处。

王阳明进了院子,在大堂前高声喊道:“王守仁前来与老先生商谈国家大事,为什么拒不见面?”

张永从大堂里快步出来,尴尬地笑着说道:“王先生,非是咱家怠慢,实在是贱恙在身。贵乡这天气,秋天就像北京的夏天。”张永作揖。王阳明脸色缓和下来,作揖还礼。

张永说道:“王先生,只是没想到咱家与你在杭州见面。屋里请!”

王阳明第一次见张永,但见张永一张不胖不瘦的白净面庞上,两颊拥挤着深深的皱纹,一双眼睛,眼神深不可测,眼角是深深的鱼尾纹。王阳明从张永的眼神中没有看到邪恶,发现的是贪执,是缺少底气的傲慢。内心不强大的人,总是需要外在的装饰。此刻的张永,穿着正德皇帝破格赏赐的大红蟒袍。屋内大堂上摆着皇帝赏赐的一对金瓜、一对金钺,和一枚只有亲王、郡王才能享用的纯金宝印。

进入大堂,张永东面坐,王阳明西边坐。仅从座位安排,王阳明知道,张永还没有过分到不可一世的地步。

王阳明说道:“国家大事,只能与老先生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商量。”官场惯例,只有内阁阁老等少数朝廷重臣才有资格享用“老先生”这一称谓。张永矜持地点点头。王阳明继续说道:“老先生擒拿巨恶刘瑾,至今为天下人称颂。”王阳明一脸严肃。张永也严肃地点头。王阳明继续说道:“老先生指挥提督宣府、大同、延绥三镇军务,抵御边寇,真乃谋国的柱石呀。”

张永点点头,说道:“说到提督军务,咱家听闻,王先生两年之间剿灭了祸害几十年的山贼,是真正的国家柱石呀!”

王阳明说道:“老先生说到山贼,山贼与山贼也有不同,有些是恶人作恶贼,有些贼,是被逼上梁山的。老先生,江西今年大旱,从三月至今,没有下过一场透彻雨,夏粮绝收,秋粮又种不上,六百多万人已经在饿肚子了。叛军祸乱是人祸,南康、九江、南昌三府老百姓家家流离失所,这才刚刚安定。几万京军、边军如果到了江西,老百姓拿什么供应大军吃喝?老先生想想,大军进驻会是个什么结果?百姓只有进山当强盗!一旦遍地都是饿着肚子的强贼,江西还是朝廷的天下吗?”

王阳明说着,一脸诚恳地对着张永拱了拱手。

张永沉吟了很久,最终说道:“王先生的意思,咱家知道了。咱家此来,并非与王先生争功,实在是为了保驾,现在群小整天围拢在万岁爷跟前,没有出过一个好主意。”

这话张永说得真心实意。在宫里,以前刘瑾是老大,刘瑾被剐后,张永刚刚风光了几天,就被钱宁抢了风头,钱宁能骑马、能射箭、能招揽一帮地痞混混在豹房内舞枪弄棒,讨正德皇帝开心。后来又多了个江彬,江彬本是蔚州卫的指挥佥事,正德六年刘六、刘七祸乱天下,京军镇压不了,只好调边境部队镇压。江彬、许泰、刘晖这伙边境将领,就被正德皇帝留在了身边。上过战场打过仗的江彬,剿匪时脸被箭射过,留下了伤疤,正好被正德皇帝看作英雄;江彬开口兵法闭口谋略,被正德视为军事家;江彬到处抢夺良家女子,让正德天天寻开心,被正德看作知心人;江彬哄着正德皇帝,到边境骑马撒野,在宣府修建行宫,隔绝北京内阁,不理朝政;正德皇帝要亲征,内阁百官苦谏,江彬怂恿正德皇帝,建议劝谏亲征者一律死刑。刘瑾引来了钱宁,钱宁引来了江彬,最后,钱宁背叛了刘瑾,江彬一直排挤钱宁。张永眼见着这些小人胡闹,带坏了正德皇帝,也是急在心里,恨在心头。

王阳明听到张永说群小,心里有底了,他说:“老先生,您有处理甘肃安化王谋反的经验,下官已经把叛王叛党押送来杭州,不如转交给老先生,老先生这就回转北京献俘,大军能不去江西,六百多万老百姓免受兵灾,都是蒙老先生的福荫呀!”

张永沉吟着,摇摇头,说道:“王先生的意思,咱家明白,就是大军不去江西。不过,不能不依着万岁爷的性子。咱家这就奏明万岁爷,说明江西王中丞已经擒获了叛党,清剿了叛军,劝说万岁爷不要再去江西,几万大军到鄱阳湖里,见不着叛军的影子,只擒拿一个朱宸濠,传扬出去,恐惹天下人笑话。”张永看着王阳明,摇摇头,继续说道,“让万岁爷到鄱阳湖里擒拿朱宸濠,是万岁爷跟前的小人出的馊主意。王先生,咱家把你的意思上奏上去,比你上奏要有用些。但是,叛党重犯要随咱家回江西,劝谏是劝谏,万岁爷的成命,咱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。王先生,你有你的难处,咱家有咱家的难处,见谅吧!”

能得到张永劝谏皇上的承诺,王阳明已经知足了。让张永率领这两千人的京军到南昌,看来自己是挡不住了。王阳明说道:“老先生果真深明大义。老先生也领过兵打过仗,知道这成千上万人的生死搁在我们身上的滋味,耗的都是心血,下官这十几年一直在贵州、南赣奔波,已是快熬干油的灯。下官祖母仙逝,家君悲伤过度,卧病在床。下官接到圣旨去福建公干,本想趁途中回家一趟,谁知中途遭遇叛王兴兵谋反。下官只得拖着病体,操持应对,连日大战,令我病势日益加重。到了杭州,得遇老先生,朝廷重犯有了可靠的去处,下官亦可在杭州看病养病。江西,下官就不能奉陪老先生了。”

张永同情地说:“为国操劳,鞠躬尽瘁,王先生这样的读书人,咱家佩服!王先生,咱家字德延,号守庵。以后相见不必客气,可称呼咱家守庵,不用见外。”

王阳明一拱手说道:“守庵先生,江西的事情,下官就拜托老先生了!”王阳明起身,躬身作揖。

张永咧嘴笑了,道:“阳明先生,为国操劳,不是你一个人的事,也是守庵的责任。今天真是幸会!”

张永起身送王阳明,送到仪门才停步。

第二天,王阳明在浙江都司、布政司、按察司三司官员的见证下,把叛党重犯移交给了张永。

(本章完)

『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.22biqu.com』
相邻小说: 北马秘闻 徐徐诱之 两京十五日(全集) 大江东去(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)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奇货套装(全八册) 狂人日记 小王子 法医秦明:遗忘者 藏天图志(民调局异闻录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