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崇祯帝心中也明白,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,大明朝廷已经完全在刘衍的掌控之下,自己也只能尽力配合而已,幸好到今日为止,刘衍的所作所为,看上去还是为大明好,也算是聊可自慰了。
“是!”
随后众人以刘衍为首、王承恩为副,内阁十三尚书随后,王越、陈勋、贾洪雨等众总兵官、副总兵为后,一同向奉天殿走去。
刘衍随即笑着对众人说道:“好了,事情已经说完,现在文武百官都已经聚集到奉天殿内,咱们也要一起过去,等候陛下召见。”
“臣,谢陛下隆恩!!”
“是!”
“平身吧!!”
“谢陛下!”
“是!”
崇祯帝威严的坐在龙椅上,看向大殿正中的十四名将领,脸上看不出什么波澜来,但是心中却已经翻腾起来,这些人都是刘衍的绝对心腹,今日给了他们国防军的新番号,就等于给了刘衍十四个军的兵力!
“国防军第一军总兵官为陈勋、升兖州侯,副总兵为郭铭绪。国防军第二军总兵官为王越、升登州侯,副总兵为康辉。国防军第三军总兵官为张义、升莱州侯,副总兵为石牛忠。国防军第四军总兵官为汪博、升济南侯,副总兵为陈玉景。国防军第五军总兵官为沈拓、升东昌侯,副总兵为郭荣。国防军第六军总兵官为苗绍、升青州侯,副总兵为卢英。国防军第七军总兵官为许铭、升广平侯,副总兵为杜仲明。国防军第八军总兵官为钱樰、升顺德侯,副总兵为赵栋。国防军第九军总兵官为贾洪雨、封昌平伯,副总兵为陈默成。国防军第十军总兵官为郑义、封顺义伯,副总兵为葛丛。国防军第十一军总兵官为韩秦、封平谷伯,副总兵为秦成虎。国防军第十二军总兵官为魏汉、封大名伯,副总兵为鲍羌。国防军第十三军总兵官为尚自立、封真定伯,副总兵为郭铭绪江翟春。国防军第十四军总兵官为田镇北、封保定伯,副总兵为蒋云端……”
刘衍见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,便最后总结道:“新军、驻防军各营的驻地暂时不变,待到扩编、整训完毕之后,就要全部改用新的番号和旗帜,到时候本公会向你们宣布新的驻地,诸位之中也许会有人出任实权军镇的总兵官,有人会被调往大明各地,承担各种任务,到时候诸位要有个心理准备!”
这道圣旨直接确定了各军的新番号,同时还对各军的主将封爵、升迁爵位,算是对剿灭李自成这场战功的奖赏,至于其余将士,随后崇祯帝又命王承恩宣读了第二道诏令,所有将士都有封赏,刘衍麾下将士封男爵、子爵者,多大数百人,朝野之中顿时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军功集团,在场的文官见状无不侧目。
众人落座之后,刘衍笑着对众人说道:“诸位明日便离京回去,尽快完成各部的人事调动,各军的副总兵便是原先各营的参将,整编之后的各军左营、右营参将,也由之前各部参将充任,诸位回去之后要做好众将士的安抚事宜,并且将陛下的赏赐全部带回去,以安军心。”
“不过人员会有一些调整,另外就是新军骑兵营和炮营了,骑兵营和炮营要进行拆分,配属的骑兵将士和火炮调配到其余各营去,缺少的步兵兵额,则优先从各营精锐步兵中挑选补充。”
赐宴结束后,刘衍与众将回到内阁官署,与十三尚书一起商议国防军整顿的具体事宜。
这笔银子的支出,让财政部尚书岳明深感肉疼,不过眼见大军将士大获全胜,军改也开始推行,岳明也只是嘴上抱怨了一番,然后便以非常快的速度将银币发下。
“哈哈,都来了啊!!”
此时众人喜笑颜开,此番朝廷的封赏可谓丰厚,光是发下的赏赐钱粮,以及战功兑现银币,就高大一百一十多万银币。
接着,卫生部尚书鲍学镇说道:“本官主管各地兴建医馆,培养医匠,研制随军药品等事宜,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,已经培训出数量可观的卫生兵人选。目前国防军各军所需的卫生兵已经足额,只是这些卫生兵都是从各地征召的医官、医匠,现在全部被送到了青州府的皇明演武堂进行必要的训练,待到整训完毕之后,便会陆续补充到各军之中。”
众人起身之后,崇祯帝便说了一些赞扬新军、驻防军众将领的话,然后便对王承恩微微点头,只见王承恩上前两步,手中一份明黄色的诏令,展开就开始宣读起来: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今有新军、驻防军主将,总兵官陈勋、王越、许铭等八人,驻防军副总兵贾洪雨、郑义等六人忠心为国,恰逢朝廷推行国防部之提案,推行军改之策,以新军、驻防军为主整编为大明国防军第一军到第十四军……”
“吾皇万岁、万岁万万岁!”
刘衍的意思很明白,就是要将新军骑兵营和炮营打散到新建国防军各军去,相当于这两营的扩建,基本上就是重新组建两个军了。
许铭和钱樰抱拳领命,不过二人心中依旧有些失落,这就需要时间来消散了。
众人纷纷叫嚷着让刘衍请客,以便为夫人接风。
刘衍自然一口答应下来。
数日之后,王芸禾带着儿子,以及两名尚善、若水,在一百多名新军护卫的护送下抵达了北京城。
就在同一天,刘衍安顿好妻妾、儿子,然后便赶到内阁官署,召集十三尚书议事,准备对洪承畴、吴三桂进行公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