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最新地址:www.22biqu.com
笔趣阁 > 穿在1977 > 第885章 顺水推舟

第885章 顺水推舟

第885章 顺水推舟

陈凡只听不说,一大锅鸡子吃完,又就着鲜美的鸡汤,往里下了好大一筲箕青菜,然后干掉两大碗米饭。

直到吃饱喝足,点燃一支烟抽着,他才弄明白是个什么情况。

说起来,杨康年调岗这件事,还与他有点关系。

这不是改开了么,会议结束都一年多了,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如火如荼,京城、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里,也有了一批个体户涌现出来。

在“穷山恶水”的浙南地区,许多农民离开土地、小工辞去工作,走上了“创业”的不归路,他们中的大部分人,在不久的将来,会被冠上我国第一代“民营企业家”的称号。

还有在南方广东地区,番禺的易发商业街几乎已经由暗转明,光明正大地做起了“水货”生意。

新塘、中山、东莞等地方,一家又一家的家庭作坊涌现出来,其中大部分都是服装厂,他们的产品经过几个广州市区的“地下”批发市场,被北方的“初代倒爷”们坐火车扛回北方、销往全国。

光看这些,似乎形势一片大好。

但是过来人都知道,这些都只是成功之后的“美好回忆”。

事实上,相对于整体来说,还远远不够看。

尤其是在内陆地区,改开没问题,但怎么改,却是个大问题!

上面没有下定论,下面自然就有些无所适从。

有胆子大的,认为只要不犯法、不害人,都可以试一试。

而保守一点的,则抱着“理论指导书”,拿着放大镜挑刺。

这种情况下,用“举步维艰”来形容,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就是在这种背景下,南湖公社作为会议“首义”的地方,建起来全国第一个“公社工业园”,并通过卢家湾耀眼的成绩、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。

卢家湾的改革是一方面,除此之外,云湖机械厂的“两年三变”,也引起不少领导的注意。

谁规定改开一定是农转工,抛弃原来的一套、使用新一套的?

像云湖机械厂这样,通过开发新产品、使得工厂产生裂变,从原来的一家工厂,转化为三家实力都不弱的新企业,并且每家企业的实力都不低,还能出口创汇。

这样的变化,是不是也可以是改开的一种方式?

于是,在一番看得见的、看不见的较量、妥协之后,有领导将筹码压在杨康年身上。

希望他这个“革新能手”,能在新的岗位上,做出他们想要看到的新成绩。

杨康年扒完最后一粒米,将碗筷一推,拿出手绢擦了擦嘴,接过陈凡递来的烟,先喝了口茶,才慢条斯理地点燃烟,吐出一口烟雾,说道,“领导跟我说的很直白,走这条路是有风险的。

如果犯了错,我可能会被放弃,到时候连云汽厂都回不去,顶多在省里某个单位谋个闲职,等着退休。”

他抽了两口烟,转头看向陈凡,笑道,“就算做出了一点成绩,在短时间以内,也上不去、走不了。必须让成绩出得来、看得见,还要‘传得下’,到了那个时候,我才算是功德圆满。”

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肩膀,呵呵笑出声来,“我这肩膀上,扛的责任可不小,甚至比当年受命建设云湖机械厂的时候还要大。”

陈凡眉头轻挑,问道,“短时间是多长时间?”

杨康年摇了摇头,笑道,“在地方做工作,跟工厂有很大的区别,不像在工厂里面,有了技术、有了上级给的政策支持,很快就能投产。

地方工作涉及到的层面更广、千头万绪一手牵。更不用说领导三番五次的告诫我,一定不要着急,必须要稳得住、慢慢来。

我估计,十年八年应该是要的。”

陈凡拿着茶缸子转圈圈,过了好一会儿,才笑着说道,“差不多。”

随即看向杨康年,“您有什么想法没有?”

杨康年点点头,正色说道,“想法肯定是有的,要不然,我也不会接这个任务。”

说着又笑开了,“不过我这心里没底,所以才把你约出来,跟你聊聊,看看你这里有什么好主意。”

陈凡呵呵笑了笑,说道,“谦虚的客套话我就不说了,反正你们看我,就跟‘参谋’差不多,遇到什么大事、都要问几句。”

杨康年当即笑道,“这话也没错。你本来就是‘顾问’嘛,有事相询,不找你找谁?”

陈凡摆摆手,正色说道,“我懂的,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不过您也清楚,我就是个‘赵括’,除了有一点点在农村生活的经验,就是在文化方面还有点发言权,至于别的东西,您就当我是纸上谈兵,做个参考就好。”

杨康年立刻点头,“这个我肯定清楚。事关云湖地区几百万人口,我哪能因为你几句话,就轻举妄动?”

陈凡点点头,转过脸看着他,“您刚才说有想法,想法是什么?”

杨康年干咳一声,连比带划地跟他讲自己的思路,“我是这么想的,领导把我调过去做行署专员,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改革,但是改革不能乱改。

我的想法,还是从工厂着手、从技术革新着手,……”

听到这里,陈凡眉头微皱,但并没有打断他的话,而是耐心倾听。

他这一说,就是小半个钟头,虽然只是讲了个大概,但陈凡已经明白了他的思路。

总的来说,就是搞一个“技术创新大比”,通过推动云湖地区各个工厂进行技术革新,有产出成果的,就可以获得政策和资金倾斜。

再利用这家工厂,兼并某个范围内同一行业的企业,从而将整个地区的企业单位资源都整合起来,由小变大、聚星成火。

之前就解释过,这年头的企业虽然都是公有,但也分上头是哪个“妈”,系统不同、隶属的单位不同,企业的规模大小、技术实力、市场竞争力也大有不同。

现在杨康年的想法,是将云湖机械厂作为标杆,通过技术革新、企业兼并,达到资源整合、提高竞争力和企业效益的目的。

企业单位的效益提升之后,自然会进行扩产、扩招,并增加职工福利,职工有了钱,就会扩大消费,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社会行为,繁荣云湖地区的经济、提升群众生活质量。

总的来说,杨康年是严格遵守了上级要求的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”的要求,并通过“改革”来达到推动社会发展、经济繁荣的目的。

有切入点、有思路、有可行性的过程。……虽然还是逃不过“行政干预”的手段框架,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,已经算是很不错了。

等他说完之后,陈凡喝了口茶,又抽出一支烟点燃,看着他问道,“杨叔,您是行署专员,还是主管工业经济的副专员?”

『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.22biqu.com』
相邻小说: 某港综世界的枭雄 四合院:从少年到首富 我卸载了黄毛系统 明明是生活技能,你却练成神技 这个大宋不一样 我的狐妖老婆,竟是父亲同届校花 重回1982职工大院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末日灾变:人间之神 我的星空武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