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最新地址:www.22biqu.com
笔趣阁 > 大明公务员 > 第十章 秘书监

第十章 秘书监

第十章秘书监

明初武将的权力,要唐初武将的权力要大多了。这是制度性决定的。一句话,这天下是这么些将领打下来的。即便朱元璋也不能不迁就这些武将。而且武将在战时的影响力,远超过平日。可以说打下一座城池,获得的财富权力潜势力,远不是后世的地方官所能想象的。

大半个天下是武勋集团打下来的。他们的潜势力有多大。可想而知。

而朱元璋在勋贵之中的影响力,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高。一方面是朱元璋的出身,朱元璋刚刚加入义军的时候,在汤和之下。资历并不深。很多人当时权位在朱元璋之上,却列于下位。虽然说形势如此,但当真心服?

另外一方面是朱元璋对下苛刻。朱元璋能得天下,在于法度森严,为了法度,不惜将爱将胡大海唯一的儿子正法。但是,就好像史记之中说的,刘邦的手下,抛家舍业,肝脑涂地,追随刘邦。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吗?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严苛也就算了,而今该坐天下了,你还是这样,就有些对不住老兄弟们了。

总之一句话,而今的大明远远没有到正常状态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明初很多事情,也都可以理解了。

——

朱元璋发现不到一个时辰。今天加昨天近千份奏疏,已经过了一遍。

这个效率太高了。

他手头只有几十份不能当今决断,明日需要与大臣商议的奏疏。其余的都处理干净了。

这也是因为,虽然说宋濂代拟的处置手段,有很多朱元璋不满意。但是宋濂还是有水平的。除却这些不满意的地方。其余很多地方都不错,甚至在有些事情上,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,宋濂的处置办法,比朱元璋想得要周道。

至于何夕的秘书郎。是让何夕有一个身份待在朱元璋身边。毕竟而今何夕没名没分的。在宫中有些不合时宜。有了秘书郎这个身份。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宫中。也让何夕与太子之间亲近一些。留待后用。

朱元璋叹息一声,说道:“标儿,你觉得父皇就一点道理不讲?”

如果之前批阅奏疏,是议论题问答题乃是申论,需要思考解决办法。而今批阅奏疏,成为判断题,只需看对错就行了,觉得不对可以打回去了。也可以自己处置。效率自然快了很多。

朱元璋说道:“太子,有人给我提了一个建议。让俺设大学士分担政务,就好像今日一般,令各大学士拟票,俺仅仅披红就行了。你觉得如何?”

朱元璋知道何夕是什么人,在这个世界上是孤家寡人,格格不入。更是带有后世的目光。看人看事的方法,与现在的人不一样。故而他更能听见何夕的进谏。

朱标见状,立即说道:“何弟休得胡言?”

“但是父皇每日通宵达旦。日夜操劳。儿臣很是担心父皇龙体。这样做,能为父皇分劳。儿臣也是乐见其成的。只是如何定夺,还请父皇圣裁。”

太子思索了好一阵子,说道:“父皇,这一件事情关系重大。孩儿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对错。父皇之前刚刚罢丞相,而今设内阁,代父皇拟票,儿臣恐怕将来,虽无丞相之名,却有丞相之实。却失了父皇罢丞相本意。”

这已经是朱元璋的让步了。让朱元璋重新设立丞相,决计不可能的。因为君臣之间最基础的信任,朱元璋这里一点也没有。让朱元璋如何愿意将大权分给一个可能是敌人的人?

朱元璋并不是一个能纳谏的皇帝。

倒不是说朱元璋死不认错。而是疑心太重,任何人劝谏朱元璋,朱元璋第一时间想到的从来不是劝谏的内容,而是劝谏的动机。是为谁而来,有什么目的?而在朱元璋眼中,几乎所有朝臣都是不干净的,而实际上,也是如此。能从爬到上面的官员,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,谁没有自己的小圈子。一旦朱元璋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劝谏,自然是不敢轻易相信。

谁知道,此獠为谁而鸣,为公乎?为私乎?为利乎?为名乎?

当然了,在朱元璋这里并不需要。但是后世子孙却需要。

此言一出,房间里顿时低了几度。

太子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。朱标这一次忽然过来,就是不明白朱元璋忽然间这个举动是因为什么。而今想设大学士分担政务。也算是解开了太子一个谜团。

何夕说道:“陛下想要君相一体,但要知道君权与相权虽然有相侵之处。但天下之大,不是一人可治。纵然陛下可治之,然太子可否,太孙可否?故而,陛下选贤任能,同治天下,贤者用之,不贤者去之,这才是平明之理。而前朝之体制,本就粗俗之极。远不如唐宋之精致,陛下因而用之,觉不妥,损益之,并无不可。然罢丞相则矫枉过正。”

太子与何夕立即说道:“儿臣遵旨。”“臣遵旨。”

转念之间,太子就思考起来。这样做好还是不好。

『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.22biqu.com』
相邻小说: 跪在妻女墓前忏悔,我重生了 凡徒 布衣首辅 扬锋汉起 九龙剑皇 我流亡缅北的那些年 末日狠人:开局囤积万亿物资 我的酒壶能修仙 无境之剑 大秦帝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