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说道:“太子不是已经安排了吗?”
何夕拿来一看,不由地皱起了眉头。
何夕说道:“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?但是臣禀报陛下的,决计句句属实,没有一句虚言。请陛下明鉴。”
何夕说道:“臣不敢。”
而毛骧一直在朱元璋身边当护卫。多年宿卫,忠心耿耿。
至于何夕的建议,建立大明自己的科学院,不是不能。但要有时机有步骤。
朱元璋在何夕走后,轻轻一笑,露出满意的神色。
朱元璋心中暗道:“何夕可大用。”
朱元璋语气平淡,说道:“何夕,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
让工匠们的科学院与翰林院并立,朱元璋敢肯定,此诏书一出,宋濂就会撞死在门前。
这里面代表历史上的朱元璋有多少无奈。
在翰林院的官员,或许不是权力最大的,一般是学问不错的。
片刻之后,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进来,“扑通”一声跪在地面上,大声说道:“臣锦衣卫指挥使毛骧,拜见吾皇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朱元璋说道:“朕给你一个机会。数日之后,朕会安排秘书监派出人员,到各省布政司,审查账目。你专门去浙江走一趟。你自己给朕一个说法。”
何夕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太子的安排还不够。后世国家有两院,所谓两院,就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。用以安排各行各业最精深的科学家与大匠师。顶级的院士都是中央政府的座上宾。”
不过,后世文臣诋毁锦衣卫,以至于历代锦衣卫指挥使都浑身恶臭,好像天生阴险小人。但是,仅仅看而今的毛骧,手中拿得可不是奸臣剧本。
毛骧一副国字脸,四十岁上下,看上威严肃穆,一副忠臣像。
朱元璋在桌子上敲击几下,说道:“你觉得该怎么样?”
朱元璋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,锦衣卫上上下下都在骗朕了?”
何夕镇定下来之后,说道:“陛下,那军器局这里?”
再厉害的人物,也很难战胜思想。
朱元璋沉思片刻,说道:“传毛骧。”
朱元璋下定远县,毛骧的父亲毛骐,扶县令出降,成为朱元璋早期重要文臣之一。入金陵之后,转任多官。终于权理中书省事,位同丞相。结果,天不假年,死于任上,当是时,陈友谅,张士诚尚在,是以名声不响。
因为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
这才有双方相爱相杀的洪武政局。
不过,怎么大用还要看看,他从杭州过来的表现。
“这些院士不仅仅有自己的本职工作,还在关键问题上以备咨询。”
一时间,何夕心乱如麻,不住在想,问题出在什么地方?他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,这问题出在哪里?
何夕说道:“仿造翰林院,设科学院,安置这些工匠。”
不是胡闹是什么?
但是,何夕这样说话,说明他从来不是文臣士大夫那一边的。这让朱元璋越来越满意。朱元璋对大明士大夫们,不,应该还有元代遗臣们,又爱又恨,而今是恨多爱少。
这是何夕原本的想法。本来他想要准备好了,再提出意见。但是忽然面对而今的局面。郭桓案的变化超出何夕的预料之外。
这也是为什么,朱元璋让毛骧执掌最重要的锦衣卫的原因。
朱元璋说道:“毛骧,将京师的事情都放一放,我有一件事情,交给你去办。”
毛骧说道:“请陛下示下。”
朱元璋说道:“你隐藏身份,暗中跟谁何夕去一趟杭州。查浙江布政使郭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