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本说道:“按察司衙门刚刚传话,为了迎接何大人。清扫全城,让全城通报有不明身份的人物出没,我还得到消息,按察司衙门派人去了千户所。”
刘本说道:“是。”随即他也有一些疑惑,说道:“大人,我们不是查郭桓的,这何秘书郎,又是何等人物?”
刘本说道:“多谢指挥使大人栽培。”
毛骧细细看了好长时间账册,随即丢到一边,暗道:“这郭桓有些本事。这账册简直是滴水不漏。不知道,何夕能不能查出来什么?”
——
何夕打开手机之中的计算器功能,不住地计算。身边的账册翻开一页又一页。不过一个小时,已经将总账算了一遍。不过结果让何夕沮丧。
当然了,这或许是最大的问题。
何夕说道:“如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,浙江布政使郭桓,也三年了吧?”
何夕用计算机重新统计了一番。每一个出现的数字,相差不大。而出现最多的数字居然是二。
整个账册一点问题的没有。
何夕即便知道是假的,那又如何啊?不能以此指正郭桓造假啊。
这让刘本也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。
问题,就出现在这里。
朝廷觉得刘本父亲有功,就让他在杭州当暗桩。于是朝廷探子,摇身一变成为杭州城中的富豪,家产不多,但也算是一号人物了。
毕竟何夕是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他仅仅是因为这个定律很好玩,才记下来了。但是为什么是这样?这就说不清楚了。即便这个定律符合很多场景。但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。
他其实也知道,锦衣卫不是寻常官员。寻常官员出了问题,可以罢官,可以免职。还有其他惩罚。但是锦衣卫却不一样。真出了严重的问题,只有一个字死。
王忠起身,向南京方向行礼说道:“臣王忠谢太子隆恩,君父远在南京,还牵挂于我,我实在惭愧之极。”
王忠带着几分欢喜,说道:“太子殿下还记得王某人?”
却不知道酒楼掌柜,一进后院之中,顿时提起前摆,大步流星走到后院正堂之中,看见里面的人,立即下跪道:“锦衣卫百户刘本见过指挥使大人。”
于是,十年之间,成为浙江按察使,也算是朝廷重臣了。
——
何夕请来王忠。两人相对品茗。
何夕说道:“这一次来之前,太子嘱咐我,到了杭州,一定要问候王大人。王大人是太子的心腹。太子依为臂膀。大家都是自己人。”
王忠说道:“已经有三年了。”
毛骧说道:“去办事吧。”
刘本立即退了出去。
不能因为何夕一面之词,就定人罪吧。须知郭桓的案子一旦翻出来,死的人决计不是一个两个。是不知道多少人。这判决要服众。
何夕想起本福特定律,也叫首位数定律。也就是查假账的一种办法。简单地说,在所有数据之中,以1开头的数字,在所有数字之中比重最大,而且大得多。而人为的数字,并没有这种特征。
何夕说道:“哦,这么说来,王大人与郭大人共事多年啊。”
毛骧将手中账册放下,合住。却看见正是浙江钱粮总账目。这在衙门之中,虽然不是绝密,但也不是寻常人可以拿到的。毛骧说道:“起来吧。衙门里有什么动静?”
毛骧说道:“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,这是锦衣卫的规矩,不必谢我。不过,这一段时间,你要好好盯紧衙门的事情,有什么事情速速来报我。特别是关系到何秘书的,一刻也不能耽搁。必要时候,可以亮出自己的身份。”
只是刘本与自己父亲的想法是不一样的。
何夕说道:“那么,王大人觉得郭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”
何夕这个问题,看似是很中性,但是答案已经在其中了,何夕之前还称呼郭桓为郭大人,而这里却直接称呼名字,须知在古代称呼人名字,是很不礼貌的行为。
既然何夕这样问了。他想知道什么。也就清清楚楚了。
他要的是郭桓的黑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