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说道:“何夕,你觉得如何?”
太子说道:“抽浙江,福建,广东三省水师兵马,建立南洋水师,远赴南洋。并在南洋清扫海盗, 建立驻地。留人镇守即可。”
或许这也是一种自己心理安慰,一种心理上的纾解吧。
何夕也听出来了,太子本质上也没有在南洋大动干戈的意思,留人镇守,这几个字是很值得玩味的。留一个巡逻点也算留,一个城池,也算留。
不过,这给何夕一个大难题。
太子的选择,已经很明白了,首先父皇一定会支持,其次战略可行,对国家有利。难不成太子真为了区区腐儒之言,什么事情都不做了。
一瞬间,太子内心之中无数念头涌上心头,说道:“曹国公反对的仅仅是远征爪哇,何挽之的意见,也没有说要远征爪哇,两者看起来,并不矛盾啊。”
“儿臣以为结合两策而行之。”
他知道他的人生要划下句号。
朱元璋露出一丝笑意,说道;“我儿说说。”
将不可因怒为兴师。南洋之事,应该镇之以静。
他不知道,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看重何夕。但是他知道,未来大明的丞相,定然有何夕一席之地。甚至很有可能是父皇留给自己的丞相。虽然太子有些地方不大满意何夕。但是也承认,何夕是有才华的。
朱元璋说道:“诸位怎么看?”
冯胜掀起来的优势,被抵消了。
刘三吾大吃一惊,他万万没有想到,他所依赖的总后台跳反了。
朱元璋说道:“讲吧,朕什么时候不让人说话了。”
朱元璋对这个内容并不吃惊。只是心中暗道:“文忠啊,文忠,你啊,只能说你啊。”不过,他也感觉到了李文忠真正到了生命尽头了。
朱元璋将太子一直带在身边,不就是为了言传身教。
但是临死之前,或者说等死的时候,李文忠的心态并没有一如既往地平稳。这也是人之常情,虽然是英雄豪杰,也是难免的。
一时间,鸦雀无声。连勋贵这么边都没有人敢随便发声了。大佬们意见不合,下面人如何敢插嘴,是的,曹国公李文忠快不行了。但是他老人家一日没有断气,一日都就可以杀人的。
何夕是什么人??太子很清楚。
云云。
朱元璋说道:“既然如此,就将人选一并定了吧。”
并不重要。反正大明已经因为这一件事情进入南洋。对爪哇的影响,可比死几百人要重要得多。
何夕说道:“臣有一事,不知道当讲不当讲。”其实,何夕不想在这里说这个事情,但是冯胜的眼神一直飘向他。何夕知道,该他实现诺言的时候了。
何夕只能说道:“臣谢陛下,谢太子。臣无异议。”
而且何夕的意见也是有可取之处的。
朱元璋听了,第一个反应是,这就是何夕与冯胜的交换条件?不过,朱元璋细细想来,也不是不行。
朱元璋对自己几个成年儿子的能力还是比较信任的。觉得他们是能做好坐镇南洋这个任务。甚至将来镇压住爪哇也不是不行。
好吧,这既有朱元璋的好几个儿子的确很出色。同时也有父亲看儿子,总是有光环的。
朱元璋说道:“太子,你既是储君,又是长兄。这一件事情,你怎么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