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这一次不是前几年的昙一现。而是随着牛痘一点点深入人心,甚至有好事者,将何夕给儿子种痘这一件事情,进行了很多加工,编成戏曲。增加了很多曲折。成了经典曲目,遍地开,各地地方戏都有。
开国将领日益凋零,这是正常新陈代谢。有他们这些人在后辈也很难出头。
陆仲亨见了何夕不由说起前几天的事情,竖起大拇指说道:“何老弟,好魄力。好定力,为兄真是羡慕。”
方孝孺说道: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,戴先生是天下名医,而何大人也不会拿自己家的孩子开玩笑。”
只是后世没有皇帝,话语权重一些也就重一些。但是而今朱元璋作为皇帝,能忍受得了这些,开国功臣,慢慢地变成元老重臣吗?
何夕收回心神说道:“我们要不要去一趟?”
要叶沈跟他一起南下,安排好位置自然是其一。
而戴神医与何夕是当之无愧的主角。
这也是何夕的安排之一。
陆仲亨说道:“应该没错。”
何夕私下更是给叶旺写信,对叶旺的靠拢积极回应,并告诉他,他此处南下,定然给叶沈一个好位置。
对于,这个热衷于海外赚钱的陆某人,他最次的结果,不过是永镇海外某地。如云南沐氏一般。只是他自己不知道无意之间改了自己的未来。
有了官报的推波助澜,何夕的名字,再次响彻大明。
何夕说道:“陆兄谬赞了,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换做陆兄也是可以做的。”
他不去辽东,辽东的事情就承担在黄子澄身上了。只是黄子澄毕竟官小,想要做事情,必须有高层的支持。于是,他在皇帝面前给叶旺说好话。给叶旺加官,随即仅仅是一个虚衔,甚至增加不了俸禄。但是对于一直是政治边缘人的叶旺,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。这代表着他再次来到权力场中。
何夕暗叹一声,他知道李文忠的日子不多了。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卡在这个时候,让何夕也暗自伤神,大明军方的支柱又少了一个。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。
陆仲亨连连摇头,说道:“我是做不来的。”
方孝孺说道:“听说没有什么事情,就是惦记住戴神医的胡子。一见就抓,据说是嫉恨戴神医弄疼他了。”
何夕这边安置好了叶沈。立即就遇见了吉安侯陆仲亨,因为他们是搭档,所以约定好一起走的。
因为在方孝孺看来,这不仅仅是功德无量,还是极强的政治资本。是的,这牛痘是戴神医发明的。戴神医今后定然会被捧上神坛不说。但是何夕这个力主推行的官员,也沾上金边。得到的好处,并不会比戴神医少多少。
何夕之前就想过辽东安排。
不过,何夕侧脸看着陆仲亨,暗道:“这个家伙,估计已经不在朱元璋诛杀名单之上了。”
同样的事情在何夕这里也是,牛痘是什么情况,早就有定论了。只要不搞出污染,一般不会有问题的。即便出了问题,也不是牛痘的问题。
叶旺与叶沈是父子,瓜前李下,很多事情都不好做。叶沈也不好提拔。而到了何夕手下就不一样了,就更广阔的空间。
当然另外一个不用说的原因,就是为人质,增加彼此的互信。如果叶旺按照何夕的意思办事,叶沈的前程,自然是少不了的。至于叶旺跳反的话,叶沈的下场,估计是失足落水吧。
何夕知道,之所以这样做。不仅仅是因为朝廷督促地方官出发是有时辰的。更重要的是李文忠在那次午朝上的表现。已经得罪了很多人。陆仲亨就是其中一个。
毕竟李文忠慷他人之慨,无视这些人的海上利益,而今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罢了。还想要多在乎啊?
何夕犹豫了一会儿,说道:“也好,就这样吧。”
何夕倒是没有记恨李文忠。他想起李文忠的种种,也是有些感叹的。只是,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。一起出京,陆仲亨不去,他何夕去了,岂不是踩了陆仲亨的脸。更重要的是,李文忠当时写奏疏的时候,就没有想过他何夕吗?
何夕不记恨李文忠,但是政治立场一定要明确。不能热脸去贴冷屁股。